词条 | 娘娘庙拴娃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娘娘庙拴娃娃分类:【中国民俗】 崇奉观音之外,民间更普遍的是崇奉娘娘,即碧霞元君。关于碧霞元君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但其中最有名的说她是东岳大帝之女,因为他们父女住在泰山,故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娘娘”。《易经?泰卦》称“泰”为“天地交而万物通”,人们也就自然理解为主生子之意。又说她“岱居本位,其色惟碧,东方主生,一本乎坤元之资生万物”,意即这位女神“滋生万物”,主生,故而民间称她为“送子娘娘”。 明代,北京娘娘庙的香火数大南顶最盛。到了清代直至民国时期,俗称“金顶”的京西妙峰山娘娘庙成为华北地区最著名的大香火山。传说康熙年间,这里的娘娘“显圣”,皇帝于是敕封其为“金顶妙峰山”,香火也就愈发旺盛。按民间传说,四月十八日是碧霞元君的诞辰日,因此,每年旧历四月初一至十五日,妙峰山开山半月,京都的善男信女都去进香朝顶。届时,每天有数以万计的来自京师乃至天津、保定一带的善男信女,不辞跋涉之苦,络绎于途。有的以黄布包头;有的头戴“朝山进香”红绒字,边走边喊“虔诚”;有的一步一揖,三步一叩首(也有的五步一拜、十步一拜、二十步一拜);有的竟以背鞍、滚砖、镯镣、耳箭、悬灯等方式朝山,以表虔诚。散行者独车、单骑或数人信步;结队者张旗举幢,伐鼓鸣金列队前进。前后相逼,拥挤不堪。据说,慈禧太后曾经为其子同治皇帝祈求发痘平安,让庙里等她进香以后再开庙,别人才能进去,人们称此为“烧头香”。 娘娘庙的盛行,关键在于这位女神是保佑“广生长养”、“群育潜藩”(南顶碧霞元君庙乾隆题词)的生育女神。北京人信奉娘娘,求子之人都要到娘娘庙去拴娃娃。庙宇内,送子娘娘的神座及身上均堆放着很多泥塑小男娃娃。这些泥娃娃与民间年画中的娃娃基本相同,都是传统打扮:戴红肚兜,留着刘海,挂着项圈,有的还露着“小鸡儿”。婚后不育的妇女要由婆婆或姑姨等长辈陪同,到送子娘娘的神像前烧香磕头、祝祷布施,之后,从娘娘庙神座上偷拿一个小泥娃娃,揣在怀中,径奔家中,嘴中默念:“黑丫头,胖小子,跟娘回家吃饺子。”到家后,把小泥娃娃藏在卧室里,或者供奉起来。假如以后凑巧生了个儿子,还要到庙中还愿。还愿时,除磕头、烧香、布施外,还要把自己买来的几个小泥娃娃再偷偷地放在神座上,供后来者拴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