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婆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婆焦分类:【中国民俗】 元代蒙古男子的发式也与众不同,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国人,“皆剃婆焦,如中国小儿留三搭头在囟门者,稍长则剪之。在两下者总小角,垂于肩上”(《黑鞑事略》)。“婆焦”的具体样式是“环剃去顶上一弯头发,留当前发,剪短散垂,却析两旁发,垂绾两髻,悬加左右肩衣袄上,曰‘不狼儿’,言左右垂髻,碍于回视,不能狼顾。或合辫为一,直拖垂衣背”(郑所南《心史?大义略叙》,《郑思肖集》)。辫发还分成各种样式,清吴铎所辑《净发须知》引《大元新话》说:“按大元体例,世图故变,别有数名。还有答头、二答头、三答头、一字额、大开门、花钵椒、大圆额、小圆额、银锭、打索绾角儿、打辫绾角儿、三川钵浪、七川钵浪、川著练槌儿。”其中,“钵椒”就是“婆焦”,“钵浪”就是“不狼儿”。 西周燕国头饰象牙梳 契丹发式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