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婆罗米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婆罗米文分类:【地域文化】 约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古印度。在笈多王朝时期,印度文化繁荣,碑铭文字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笈多字体。后印度笈多字体的西部变体传到西域后又发展为两种变体。一是西域笈多斜体,即现在人们常说的“焉耆一龟兹文”。这种文字是3至9世纪居住在我国新疆地区的操印欧语系语言的民族使用的一种文字,19世纪末发现于新疆的库车、焉耆和吐鲁番等地。回鹘西迁新疆后,从当地古代焉耆、龟兹人那里接受了这种文字,同时也增添了几个新字母。焉耆一龟兹文旧称“吐火罗文”。另一种是西域笈多草体,即现在人们常说的“于阗文”。这种文献的发现地多在今新疆和田、巴楚、木头沟、图木修克和甘肃敦煌等地,而以图木修克出土之于阗文献年代最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