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婚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婚服分类:【中国民俗】 即结婚时所穿的嘉服。旧时,甘肃农村及城镇的婚服,色彩基调是以红为贵。因为,红色可避煞驱邪,为吉祥之色。文献记载,秦汉时,妇女穿的婚服色彩十二,男子婚服色彩有十。十二色为地支之数,十色为天干之数。也有五色者,为五行之色。魏晋南北朝时期,陇右民间婚服己不重色彩,但特别讲究吉祥图案,男服多绘制麒麟、虎头、太阳鸟等,示意可驱青牛、乌鸡,亦可防冲犯天罡地煞。女服多绘制鱼、莲、葫芦等,以象征根叶繁茂,多子多孙。唐至明,陇原除河西一带婚服具有民族多元信仰外,而在陇东、陇南、陇中等地,男婚服形式大体上保留了汉唐婚服制。惟一发生变化的是,男子婚服注重帽子装饰信仰,无论戴何种形式的帽子,多以红色为主,且用锦鸡羽毛装饰。锦鸡五彩斑斓,类若凤凰,见之大吉,以其羽饰头者,表示飞黄腾达。女子婚服增加了象征多子的石榴裙、百鸟裙,头饰多变的“盖头”。据说,盖头起源兄妹婚遮羞,尔后成为结婚女子在迎娶路上防范妖邪之物。至清,全国推行清制,男女婚服在神州大地趋于一致。一般情况是,男子戴礼帽,插羽毛,身穿青布长衫,上套马甲,下穿直筒宽裤,足穿皮鞋或布鞋。女子梳平髻,个别梳高髻,插绢花。普通女子穿红色绣花上衣,围红色石榴裙,穿红裤子,穿红色绣花鞋。城里有钱的女子穿旗袍,紧腿长袜,脚穿洋皮鞋或绣鞋。而关陇一带的婚服上常佩戴一种“鬼见愁”的东西,是用以防恶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婚服信仰习俗已相当淡化,再后经过“文化大革命”,婚服信仰即已完全消失。男子多西装革履,女子多套裙披纱或穿旗袍,近年,常见穿西方长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