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农业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五、农业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安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是在内销生产的基础上,沿着内外销结合的路子逐步开展的。60年代,安徽利用本省自然资源和传统农业条件,从山羊、细毛绵羊、长毛兔、薄荷油等商品着手,建设了第一批出口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七五”时期,国家确定建立不同类型的出口生产基地,逐步完善出口生产体系。“八五”时期,已建成农业出口基地有纺织品重点出口生产企业26个,轻工业品重点出口生产企业14个,棉花、茶叶、山羊板皮、蜂蜜、香菇、罐头原料、螃蟹、优质米、冻兔肉、舒席等10种农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八五”时期,农业、外贸、供销各个部门,中央、省、地、县各个层次都分别安排了多种类型的农业生产基地。已建和在建的优质米、棉、小麦、瘦肉型猪、水产等农业商品基地有86个,列入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项目的商品基地有125个。这些基地多数生产企业和产地都同时进行内外销生产,在国际市场不景气时,以扩大内销生产缓和外销引起的波动;在国际市场回暖扩张时,以提高农副产品中的加工品比重来扩大出口,显示出农业出口基地生产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双重特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