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婺商营茶的主要方式和经营特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婺商营茶的主要方式和经营特点分类:【中国民俗】 婺商营茶,在初始阶段较多的是为生计所迫,尚不完全是为了逐利,因而资本往往都比较小,借贷经营、合伙经营、先受雇后经营是比较常见的方式。从茶叶货源的组织和销售的渠道来看,在婺商中又可分为行商(长途贩运)、坐贾(开设茶庄),鸦片战争以后又有了经纪、买办等经营方式。 必须指出的是,婺商在经营茶叶的过程中,历经数百年,形成了独具特色、深得世人称道的经营作风和传统。 第一,讲究商业信誉,注重商人道德。婺源茶商认识到商人和顾客是互惠互利的两极,商人只有诚实不欺,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因而,他们在经营活动中,忌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主张“以诚待人”。如茶商朱文炽在珠江经营茶业时,每当出售的新茶过期后,他总是不听市侩的劝阻,在与人交易的契约上注明“陈茶”二字,以示不欺。 第二,仗义疏财,急公好施。商人逐利本是天经地义之事,可不少婺商不仅不取不义之财,反而还疏财行义。如王锡庚“在广东贷千金回婺贩茶,一路资给难民,至饶州资尽,遇负逋鬻妻者,犹资助慰留”。婺商的这些品行,除了徽商以外,在其他的地域性商帮的商业活动中还是不多见的。 第三,亦商亦儒,贾而好儒,耕读传家。徽州向称“东南邹鲁”,文化发达,理学昌明,朱熹、江永等硕儒即生于婺源,习儒之风极为盛行,光绪《婺源乡土志?婺源风俗》明文记载:“婺人喜读书,虽十家村落,亦有讽诵之声。各科举未停,应童子试者,常至千数百人。”婺源茶商余文艺、程金广、朱文灿、朱文炜、詹添麟、王世勋、李登瀛、程焕铨等人,经营之前或为国子生,或为贡生,他们在当时颇具声誉,并以他们的爱国精神受到人们的尊敬,因此在各地的方志、谱牒中留其芳名,以风来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