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人际交往的称谓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与“名”相表里,故又称“表字”。《说文解字》:“字,乳也。”本义是哺育后代,因而有繁衍之义。最早的用字,可上溯到西周,如周武王之子姬虞,字子干。“字”是男女成年之后才取的,以表示他们已开始受到人们的尊重。《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古人的字,往往与名的涵义相连,“字”与“名”的关系:①有释名的作用,如孔子名丘,字仲尼,以曲阜之东有尼山取义;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广平曰原”;颜回,字子渊,《说文解字》:“渊,回水也。”②与“名”相辅,如唐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只有“乐天”才能“居易”;宋史学家郑樵,字渔仲,樵夫与渔夫并提。③与名同义,如唐书法家褚遂良,字登善,“善”与“良”同义;宋文学家曾巩字子固,“巩”与“固”同义。④与名反义,如唐韩愈,字退之,“愈”与“退”为反义字;宋朱熹字元晦,“熹”与“晦”为反义字。此外,还有些“字”袭用成文,出自经书典故,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三国大将赵云字子龙,取自《周易》:“云从龙,风从虎”;唐茶圣陆羽字鸿渐,即取《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之句;元戏曲家高明字则诚,即取《礼记》:“诚则明矣”。故《白虎通》说:“闻其名即知其字,闻其字即知其名。”先秦取字常用一个字,如荀况字卿,项籍字羽;有的加排行,如孔丘字仲尼(“仲”为排行);有的加语助词,如春秋鲁国的公子鱼,字奚斯(“斯”为语助词);有的冠以“子”字,成为古代男子的一种美称,如子游、子路、伍子胥等。秦汉以后,取字逐渐以二字为主。古人称字有一定的原则,先秦时先称字后称名,如孔父嘉,孔父是字,嘉是名;叔梁纥,叔梁是字,纥是名。自汉以后,逐渐改为先名后字,如孔融文举,融为名,文举为字。这种制度一直沿用到近代。古人称呼尊长者用字,自称不能用字,今人一般均不用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