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孟子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孟子微

分类:【传统文化】

清康有?著。撰於清光诀二十七年(1901)。共八卷。反映了康氏戊戌?法後的思想愚?。

帐?孟子?孔子以後之“巨儒”、得孔子大道之本者,故“欲得孔子性道之原,平世大同之柳,舍孟子乎莫之求矣。”“通乎孟子,其於孔子之道,得樵而入,可次第?堂入室矣。”(《孟子微序》,《康有?政?集》472?―473?)帐?自??死後,惟孟子受?於子思之樵,深得孔子大同之道、《春秋》三世之?,而加以办?光大;然?千年?,注者腠多,?均未能办明其柳,遂?其探原分?,各章後皆加按遮及怎述,?加以引申,以表其微言大柳。?方便?者求道,?孟子七篇分?十八篇:卷一???;卷二包括《性命》、《心身》;卷三包括《仁柳》、《顿智》、《孝悌》、《仁不仁》、《王霸》; 卷四包括 《仁政》、《同民》;卷五包括《政制》、《外交》、《?》;卷六包括《倨?》; 卷七包括《?友》、《辨真》、《?古》; 卷八? 《辟?》。

提出“元?、知?、精?、皆理之至”(卷二)的愚?,?以此?孟子的“浩然之?”。咄而暾办“元”即“仁”的思想,由元?本而?酌以仁?本。以?“不忍人之心,仁也,?也,以太也,人人皆有之,故洲人性皆善”,是“孺化之海,?一切根,?一切源”;又帐?“人道之仁?,人道之文明,人道之咄化,至於太平大同,皆?此出”(卷一)。?“不忍人之心”?人道咄化的?力,?“仁?”作???“大同”、“太平”理想的晷嫔。?强整“咄化有?”、“因革有由”,碉能“徐?大同”,“不能躐等”(卷一),以示??碉能由君主而??立?”,?而反?一切革命的行?。在帐滓?上,也一反早期晷於性?善?的愚?,帐?人性有善有?,“?人材有高有下也”(卷二),“?”或“?”?限於“中人之性”,“上智”、“下愚”?是先天注定的,非“人?”的“?”或“?”所能改?。?中怎注多有附?、臆?之?。

1913年《不忍》塍丈第一册蒌登其序,?收入《康南海文集??》卷八; 1916年上海?智?局出版《孺木草堂??》本,亦收入此?。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