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歇后语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歇后语xiehouyu

熟语的一种,也叫“俏皮话”。由近似谜面、谜底两个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话性质的口头用语。构成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是一个意思,而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前一部分是用事或物构成一个形象的设喻;后部分用判断、评议、推理等对前部分加以解释、说明,指出含义,是歇后语的本义所在。前后部分相互配合,使语言既生动形象,又说明了道理。但后一部分又常不说出来,让人去猜测、体味。歇后语可以分比喻类和双关类两种:比喻类歇后语的前部分是一个喻体,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与说明,如“快刀切豆腐——两面光”,“马路上的电线杆——靠边站”;双关类歇后语后部分借助同音(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造成谐音双关,如“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歇后语的运用可以使语言表达更为生动活泼、饶有趣味,给人以深刻印象,但在庄严的场合不宜使,有些格调低下的也不宜使用。

歇后语Xiehouyu

在语言中,充当句子里的成分, 不成为独立的句子。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同成语的性质相近,也可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成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部分提出一个人们比较熟悉的现象,后部分点明由这一现象引出的道理。歇后语前后两部分的意义,通常是以喻意、谐音两种形式表现的。喻意形式可分两类:❶本意喻意。是说前一部分和后一部分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如“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以猫逮老鼠的常识, 就可以理解其中的意思。
❷转义喻意。是说前后两部分的关系不那么直接,往往是通过一个多义词的另外一个意义来表示的。如 “墙上挂帘子——没门”,前后的字面关系是指房屋的门,实际运用时是指门路、门径。谐音形式可分三类:❶同音异形的关系。如“隔墙吹喇叭——鸣(名)声在外”,字面上是鸣叫的声音,实际说的是“名声”即声誉。
❷近音异形的关系。如 “和尚打伞——无发 (法)无天”, 以 “发”(fa)谐 “法” (fa)。
❸同音同形异义字。如“癞蛤蟆跳到称盘上——自称自”,字面意义是称分量的“称”,运用时则是称赞的“称”。不论是喻意的,还是谐音的,歇后语前后两部分之间的表义关系还可以从另一角度区分。比如可分出:判断性的,如 “买麻花不吃——为的看这股劲儿”。描述性的, 如 “巷口抬木棒——直来直往”。反问式的,如“园子里的韭菜——你算哪一蔸”?感叹式的,如“旗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夸张式的,如 “飞机上挂暖壶——高水瓶(平)”。假想式的,如“棺材里伸手——死要钱”。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喜欢运用的一种形式。具有生动、活泼、幽默俏皮的特点,并带有讽刺意味。恰当地使用歇后语,可以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例如:“难道日头老在正南?难道鬼子老在上风头?难道他们修上炮楼、据点,就像安家立业似的住上一辈子?那不是癞蛤蟆要吃天鹅肉, 心高妄想?”(《敌后武工队》)有些庸俗、低级、带有迷信色彩的歇后语, 是语言的糟粕, 应剔除。

歇后语

歇后语

熟语的一种。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俏皮话。前一部分是个比喻或隐语,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运用时通常只说前边部分,后一部分留给别人去揣摩体会,故名“歇后”。歇后语主要有比喻的和双关的两类。前者如“兔子尾巴——长不了”,后者如“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

歇后语

熟语的一种。多为人民群众所熟识诙谐而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性的,后一部分道出本意。通常只说出前半截,后半截让人去猜测、揣摩,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猫哭老鼠——假慈悲”。有《歇后语词典》(温端政等编,北京出版社1984年出版)等书可供参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