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孤峰犹带夕阳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孤峰犹带夕阳红分类:【传统文化】 雷峰塔遗址,在净慈寺前的夕照山上。 雷峰塔初建于开宝八年(975),相传为吴越王钱槿为庆贺黄妃得子而建,故原名为黄妃塔。后因此塔建于雷峰,而称为雷峰塔。塔共七层,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内藏有佛螺髻发和八万四千卷佛经。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杭州,疑塔中有伏兵,纵火焚塔,仅剩塔心。 民间传说此塔可镇西湖中青鱼、白蛇之妖,为“镇妖塔”,塔砖也为“镇妖砖”。于是人们不断来此挖取塔基的砖块,雷峰塔终于在1924年5月25日倾圮。 南宋以来,“雷峰夕照”被列为西湖十景之一。每当暮色降临,夕阳的金色余晖,独映在雷峰塔上,塔影横空,彩云缭绕,景色奇绝。元朝尹廷高有诗云:“烟光山色淡溟?,千尺浮屠兀倚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据传说,雷峰塔与民间故事《白蛇传》有关。白蛇与青蛇思凡下山,化为美丽少女,同游杭州。在西湖断桥,白蛇与青年许仙相遇,并结为夫妇。法海和尚以白娘子为妖,一再从中破坏,终借佛法将她永镇雷峰塔下。这一传说故事,表现了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思想。 雷峰塔周围,曾建有屏山园、真珠园、湖曲园、胜景园等南宋时的著名园苑。其中,胜景园曾为南宋权臣韩?胄的别业。韩大加修葺后,将此园更名为南园。陆游所撰的《南园记》称“自绍兴以来,王公将相之园林相望,莫能及南园之仿佛者”。 辛亥革命时期,雷峰塔近处的白云庵曾作为革命党人秘密聚会之所。徐锡麟、秋瑾等在此开过会,陶成章曾在此避难,1913年4月,孙中山为其题“明禅达义”匾额。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