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宁玛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宁玛派

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西藏佛教宗派。“宁玛”藏语意为古、旧,即指前弘期所传的密教。因该派僧人以戴红色僧帽为标志,俗称“红教”。此派在前弘期并无派名。后弘期其他教派产生后,以其遵循前弘期旧密咒,才有“宁玛派”之称。其传承常见的有三种:(一)远者经典传承。分三种:(1)幻变经传承,“三素尔”为其主要代表人物。(2)集经传承,根本续为《遍集明经》,释续为《集密意经》。后与幻变经传承相合。(3)大圆满教授传承。(二)近世伏藏(埋藏)传承。(三)甚深净境传承。根本密典为“十八部怛特罗”。宁玛派把释迦一代佛法,判为九乘。其以分散发展为主,与地方实力集团关系不甚密切。16世纪方有较规模的寺院,后在达赖五世阿旺罗桑嘉错支持下得到较大发展。14世纪传到不丹,后传到尼泊尔。20世纪传到印度,后来流传到欧洲。

即“红教”。“宁玛”是“古旧”的意思。宁玛派始于八世纪,以传承弘扬旧密法为主,故称旧派。宁玛派组织松散,早期没有寺院僧侣组织和构成教派的教义,到十一世纪才开始有寺庙,西藏的第一座寺院桑耶寺是该派的主要寺院。宁玛派尊原克什米尔的密宗大师莲花生为祖师,是西藏佛教派中历史最久远的一派。宁玛派的主要教义是“九乘”与“大圆满法”。所谓“九乘”是指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作密、行密、瑜伽密、大瑜伽密、无比瑜伽密、无上瑜伽密。所谓“大圆满法”是指采用自然的方法,让所谓纯净的人的心体随心意而往,使心在“空虑明净”的境界中。现在除西藏外,宁玛派在尼泊尔、印度、法国、比利时也有传播。除桑耶寺外,该派寺院还有鄢巴龙寺、夺扎寺、门者林寺、噶咤寺、蹉庆寺等。

中国藏传佛教宗派之一。因该派遵循前弘期所传之密宗,故名(宁玛在藏语中是古、旧之意)。相传最初到吐蕃传密宗的有三人,即遍照护、莲花生和无垢友。9世纪朗达玛禁佛,佛教不能公开存在,但密宗仍由家族世代相传,直到11世纪“三素尔”出现后,才形成与其他教派相类似的宗派。三素尔即:索尔波且?释迦生、索尔琼?喜饶扎巴、索尔琼?卓浦巴,俱出于索尔家族,故名。三索尔及绒?却吉桑波等奉莲花生为祖师,依其入藏所传密咒和损宜否惭修习传承。该派僧人戴红帽,别称红教。该派的根本经典是十八部恒多罗,即《大圆满菩提心遍作王》、《金刚庄严续教密意集》等。常行者有8部法,即文殊身、莲花语、真实意、甘露功德、橛事业(以及称“五部出世法”),差遣非人、猛咒咒诅、世间借赞(以上称“世间法”)。教义是将全部佛法分为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事(瑜伽)乘、方便(瑜伽)乘、瑜伽乘、大瑜伽乘、随瑜伽乘、无极瑜伽乘九乘。前三乘即显宗,为化身释迦牟尼所说,后六乘即密宗。其中四、五、六为报身金刚萨?及大日如来所说,七、八、九为法身普贤如来所说。该派传乘有三个系列:索尔波且是第一个把宁玛典籍组织成系统的人,他把所学密法传给养子喜饶扎巴,喜饶扎巴传于弟子卓浦巴,传至十四五世纪时衰微。另一系为绒?却吉桑波所传,主张大圆法。还有一系以部分伏藏传承为主,兼传“三索尔”传承的典籍,以娘?尼玛俄色和吉如?却集旺秋为代表,以父子承袭或转世形式相传。该派后世不甚兴旺,但仍延续不断,曾传入不丹、尼泊尔。20世纪以来又传到印度、比利时、美国等国家。

藏传佛教最古老的宗派。“宁玛”藏文的音译,意译为“旧”或“古”,故称“旧派”。源自前弘期来藏传教的印僧莲花生大师,以修习密法为主。它作为一个教派正式形成于11世纪,实际创始人是三素尔。素尔波钦?释迦窘乃(1002―1062)曾建乌巴垅寺,摄受徒众,把前弘期时所流传的经典整理成系统。其养子素尔穷?喜饶扎巴(1014―1074)从其学习密法,后来继任乌垅巴寺主持,在大圆满法的修炼上很有成就,弟子众多,其中被称为“四柱八梁”者最有影响。素尔穷之幼子濯浦巴?释迦僧格(1074―1134)曾因创建濯浦寺而闻名,他在修炼大圆满法上成绩卓著,听法弟子千余人。三素尔以 “幻变”、“集经”两部为主。“幻变经”初由无垢友传玛?仁青乔,其传仁青熏努和杰热曲窘,此二人传达尔杰巴结扎巴和香?嘉哇云丹,前者于康区弘传,后者在西藏传播,称“口诀”。三素尔承袭了娘?童智、索波巴益希、索?益希旺秀和克隆巴?云丹嘉措一系。“集经”初由达那惹期达传尼泊尔学者法菩提和婆须多罗,此二人传茹钦赞杰,译成藏文流传。以后次第传觉阿鲁桑结、觉阿云丹嘉措、拉杰香巴陀噶南卡拉,后二人传给素尔波钦?释迦窘乃。13世纪,这一系与元朝中央政府取得联系。迄绒?却吉桑布,主张大圆满法,把教法又分成心部、自在部和教授部三个系统,这些皆传自莲花生、无垢友和遍照护等人。其中的“心部”有18部经,成为宁玛派的根本密典。从12世纪开始,宁玛派发掘了不少伏藏,上部伏藏以娘?尼玛欧色为代表,下部状藏以格茹?曲杰旺秀为代表。后来又出现了以热特那林巴和仁增敦杰德曲坚为代表的南北伏藏师。14世纪,隆庆饶绛巴(1308――1364)以其渊博的学识和修订密法而闻名,对发展宁玛派做出了贡献。他著的《七宝藏论》,详细阐述了宁玛派的教义。这一派发展到十六七世纪,在五世达赖的支持下创建多座有相当规模的寺院。著名的六大寺院为: 多杰札、敏珠尔林、噶陀、佐钦、白玉和协钦寺,分布在川藏等地。近几十年宁玛派在欧美也有广泛的传播,出现了不少寺院、学僧,建立了研究机构。“大圆满”法是宁玛玛派的主要法门,主张“空明觉了” 、“诸法性空”。他们把小乘、大乘、金刚乘判为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事部、行部、瑜伽部、生起大瑜伽、教阿耨瑜伽、大圆满阿底瑜伽,其中的前三乘属于显教,次三部属于密教外三乘,最后三部属于密教无上内三乘。宁玛派供奉的神像有八种: 文殊身、莲花语、真实意、甘露功德、金刚橛事业、差遣非人、猛咒诅詈、供赞世神,称前五种为“出世五部”,后三部称“世间三部”。

藏传佛教中传承前弘期所译密法,以“九乘三部”为判教标准,以“大圆满法”为其特殊法门的一个派别。藏语“宁玛”(rnying-ma),意为“古”、“旧”,该派所传密法为吐蕃时期译传,故称为“旧”;其法统历史渊源早于后弘期出现的其他教派,与吐蕃时期的佛教有直接传承关系,故称为“古”。因而通称“旧译密咒派”。因该派僧人戴红色僧帽传法,又称“红教”。

9世纪中期朗达玛禁佛时,一些分散在民间的带发修行的密教徒得以幸免。他们以父子、叔侄传承的方式继续着佛法的传播。鉴于禁佛的教训,为了适应需要,便改变策略,采取和苯教合作的方式,把苯教的一些咒语、仪式和神祗吸收进佛教,因而他们弘传的密法带有更多本土文化色彩,与后弘期新译密法有所区别。当11世纪后期藏传佛教内部次第形成众多派别时,素尔波且?释迦迥乃(zur-po-che-shakya-vbyung-gnas,1002―1062,即宁玛派创始人“三素尔”中的大素尔),将所得密法归类整理,使之在理论和实修方面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把分散传承变成为有系统、有规模的活动,并创建邬巴龙寺(vu-pa-lung),公开传授,法缘极盛,以一个独立的宗派面目出现于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历史舞台。释迦迥乃(被称为“邬巴龙巴”)收上首弟子素尔穷?喜饶扎巴(zur-chung-shes-rab-grags-pa,1014―1074,即“小素尔”)为养子,向其传授全部密法。喜饶扎巴建甲沃寺(rgya-po),并继承邬巴龙寺法座,座下有众多弟子,著名者有“四柱八梁”之称,极一时之盛,被称为“甲沃巴”。其子释迦僧格(shvakya-seng-ge,1074―1134)继承法嗣,并扩建乃祖所建卓浦寺(sgro-phug),故称“卓浦巴”。由素尔氏祖孙3人为核心形成一个主要的传承系统。与素尔氏同时的还有绒宋?却吉桑布(tong-zom-chos-kyi-bzang-pa)传承系统、若氏(rog)家传系统以及14世纪时的隆钦宁提(klong-chen-snying-thig)等很多传承系统。这些系统都弘传前弘期的经典法要而不是新译传的密法,均被归入“旧译密咒派”(gsang-sngags-snga-vgyur-ba),即宁玛派。

其传承主要分经典传承和伏藏传承两大系统。

经典传承:前弘期译传的密法总括为《经》、《幻》、《心》三大部经典,分别形成经、幻、心三部传承。

《集经》传承。主要经典为《遍集明经》和《集密意经》,由印度大德达耶若期达(dha-na-rashi-ta)传出,中间经鲁?桑杰益西父子,四传至大素尔后,便与《幻变网》传承相合为一。《集经》传承相当于九乘次第中的阿鲁瑜伽乘。

《幻变网》传承。主要经典为《续部幻网经》,由无垢友传出,中间经鲁?桑杰益西(gnubs-san-gs-rgyas-ye-shes)辗转传给素尔波且?释迦迥乃。《幻变网》传承相当于九乘次第中的摩诃瑜伽乘。

《心品》传承(即大圆满教授传承)。主要经典为《普成王经》,相当于九乘次第中的阿底瑜伽乘,为宁玛派特法。其下分心部、界部、教授部等3部。心部,共有18部经典,前5部由白若杂那(bee-ro-tsa-na)译传,后13部由无垢友传出。前弘期时,这一传承代表人物是白若杂那,后弘期宁玛派创始人之一的卓浦巴为此传承的重要人物。界部,又称“自在部”,主要教授《金刚桥续》。由印度大班智达佛密传出。前弘期代表人物为无垢友和白若杂那;到后弘期,小素尔喜饶扎巴得此密法。教授部,有《甚深大圆满心要》和《空行心要》两大传承。《甚深大圆满心要》的集大成者是隆钦然绛巴(1308―1364),他以《心要》教授阐释《秘密藏续》经义,撰《心要》法类35种,总名《喇嘛央提》(bla-ma-yang-thig,意为“至要”)。所著《七宝藏论》一书,是宁玛派心要法门中的最重要论典。《空行心要》由莲花生大师传佛母益母措杰,作为伏藏埋藏,于12世纪时方掘出传世。

14世纪后,经典传承即不见史载,由伏藏传承取而代之。

伏藏传承:伏藏为前弘期时莲花生等密教高僧埋藏的密教经典法门,后弘期时发掘出来,弘传于世。藏传佛教各宗派都有伏藏法,但以宁玛派特别重视伏藏,《大圆满法》为该派独有的特殊伏藏法。《集密意续》、《幻化网》、《修部八教》、《如来集全》、《文武百圣》、《曼德迦》、《马头金刚》、《金刚橛》等经典讲解、教敕灌顶以及修法的仪轨事相等也都是著名的伏藏法。宁玛派的娘?尼玛沃色(nyang-nyi-ma-vod-zer)和古如却吉旺秋(gu-ru-chos-kyi-dbang-phyug,1212―1273)为著名的上下两大掘藏师。他们所发掘的伏藏称“南藏”。清康熙十年(1671),德达林巴居美多吉在雅鲁藏布江南岸扎囊县境建敏珠林寺为南传宁玛派祖寺,弘传南藏。16世纪时仁增郭季定楚坚(rig-vdzin-rgod-kyi-ldem-vphrul-can)所发伏藏称为“北藏”,16世纪末宁玛派高僧扎西朵杰在扎囊县境建多吉扎寺(rdo-rje-brag)为北传宁玛派道场,以弘传北藏为主。

宁玛派的密典繁多,撮其大要可分为两大部分,即讲解所依据的“续部”(rgyud-sde)和实修所依据的教授“修部”(sgrub-sde)。续部有18大部经,称为“十八大怛特罗”,即《大圆满菩提心遍作王》、《金刚庄严续教密意集》、《一切如来大密藏猛电轮续》、《一切如来遍集明经瑜伽成就续》、《胜密藏决定》、《释续幻网密境》、《决定秘密真实性》、《圣方便了髁??N》、《幻网天女续》、《秘密藏续》、《文殊轮秘密续》、《后续》、《胜马游戏续》、《大悲游戏续》、《甘露》、《空行母焰燃续》、《猛咒集金刚根本续》、《世间供赞修行根本续》。修部有文殊身(毗卢佛部)、莲花语(阿弥陀佛部)、真实意(不动佛部)、甘露功德(宝生佛部)、金刚橛事业(不空成就佛部)等5部出世间法和差遣非人、供赞世间神、猛咒诅咒等3部世间法。

宁玛派的教法判为九乘三部。九乘即声闻、独觉、菩萨等显教三乘,为化身佛释迦牟尼所说,称为“共三乘”;事续、行续、瑜伽续等外密三乘,为报身佛金刚萨?和大日如来所说,又叫“苦行明觉处三乘”,相当于其他教派把密宗分为四续的前三续,对以上六乘,宁玛派和其他各派教理并无两样。摩诃瑜伽(大瑜伽)、阿鲁瑜伽(随类瑜伽)、阿底瑜伽(最极瑜伽)等内容三乘,又名“秘密自在方便乘”,为法身佛普贤如来所说,相当于密宗四续的无上瑜伽续。其中,阿底瑜伽即“大圆满法”,下分为心部、界部和教授部(也译“要门”)三部。

宁玛派在四川还有噶托(ka-thog)、竹庆(rdzogs-chen)、白玉等著名寺院。该派14世纪就传播到不丹、尼泊尔;近代,印度、比利时、希腊、法国、美国等都建有宁玛派寺庙,不断出版教义著作。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