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宁都道情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宁都道情

分类:【中国民俗】

宁都道情又名“话文”、“鼓文”、“鼓子词”。大约始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民国,流行于宁都、广昌、石城、瑞金、于都、兴国等地。其唱腔源于算命腔调及乞讨者所唱的小调“过街溜”等,后以徽调为主。旋律流畅上口,节奏变化较大,与地方语言结合较紧。其曲调结构为:(1)引子,是用来吸引众人的说唱前奏、鼓点和过门;(2)曲头,即开头语,用以引出正文,揭示曲目内容;(3)叙板,又说又唱,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多少也较自由,但句尾必须是三字句,每两句、四句或六句成一段,有时也夹一句道白;(4)步步紧,乐句速度由慢转快,急促的鼓点填满句间空隙,造成一句迫一句,越说越快、越激昂的趋势;(5)连珠炮,是一种1/4节拍的快板,要求一气呵成,吐字流利清晰;(6)过街溜,由乞讨时叫怜和呻吟的腔调演变而来,适于表现伤感悲伤的情绪,速度缓慢低沉;(7)尾子,即每个曲目的结束段,唱词与曲调大同小异。

永修柘林湖孔雀岛曲艺表演(李均忠摄)

其传统曲目原有300多个,现保存有《銮刀记》、《烟刀记》、《三层楼》、《卖水记》、《宫带记》、《乌金记》、《车龙记》、《鲤鱼歌》、《桂花记》、《孟姜女》、《王家洲》、《万花楼》等20多个曲目,多为长篇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大部分词曲已失传,其中,《銮刀记》、《烟刀记》为宁都道情的特有曲目,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地方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一批反映革命历史和现实题材的新曲目,如《翻身记》、《学雷锋》、《焦裕禄》、《翠微红旗》、《智歼残敌》、《踏雪家记》、《一床军毯》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