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守夏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守夏节分类:【文化精萃】 亦称入夏节、坐夏守居节、入雨节等,是泰国最重要的佛教传统节日之一,每年泰历阴历8月16举行。守夏节在泰文中叫“考攀萨”,“考”意为进入,“攀萨”意为雨季、雨期。守夏节源于古印度僧尼雨期禁足安居的习俗,认为在阴历8月16至11月15三个月内外出易伤稻谷和草木小虫,应在寺内坐禅修学,接受供养。这段时间称为雨安居期,禁止僧尼外出,守夏节是泰国重要的佛教及民俗节日,泰国政府规定守夏节全国放假一天,以便人民参加守夏节活动。节日前,僧侣要清扫寺院和僧舍。守夏节之日,全寺僧侣举行入夏安居仪式,礼佛诵经并三诵“贫僧将在此寺,守夏安居三个月”。一般僧人向高僧或尊宿忏悔过失。之后,各寺院和僧侣互送鲜花、香烛,互致敬意和忏悔。仪式后,僧人开始安居修学。守夏节的前一天,国王在大王宫中的玉佛寺主持仪式,焚香祭拜镇国之宝碧玉佛,向僧王和高僧奉献香烛。翌日派王室成员到越颇寺等重要寺院焚香拜佛,奉献布施品。8月14起国王或王室成员亲往玉佛寺施斋3日,每日斋僧150人,并请和尚诵念本生经。守夏节早晨,平民百姓普遍到寺院施斋。除新鲜饭食菜肴外,还有传统糕点蕉叶糍粑,并奉献守夏蜡烛丛及日用品。另一项重要活动即铸制巨大的蜡烛柱,以供僧侣在守夏节中诵经使用,可燃3个月而不熄。清晨,人们敲锣打鼓,游行到寺庙奉献守夏蜡烛柱,现多在寺庙铸造蜡烛柱。傍晚,人们持鲜花和点燃的蜡烛,在寺院举行隆重的巡烛仪式,节日活动达到高潮。在守夏节期间,许多善男信女将出家三个月,或天天聆听僧侣诵经,或在家中持守佛律八戒,以表示对佛教的虔诚。 这是泰国重要的佛教节日。时间一般在泰国阴历八月(公历七月),届时机关、工矿企业放假一天。 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举行隆重的玉佛雨季更衣仪式。玉佛高六十六厘米,放置在金佛台上,自1434年在泰国北部清莱府发现后,一直被视为国宝。曼谷王朝一世王于1782年在曼谷建立王宫和玉佛寺后,将它移至寺内,并为它制作了在热季、雨季和凉季分别穿戴的三套金镂衣,季节变化时由国王亲自更衣。守夏节表示泰国进入雨季,所以要举行换衣仪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