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世房中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安世房中歌分类:【传统文化】 汉高祖刘邦妃子唐山 (复姓)夫人所作,乐府《郊庙歌》中的篇名。歌词共十七章,但各书所载章数及分章段落并不统一,各章标题也大都失传。郊庙歌体为古帝王祭祀天地神祗及祖先所用的歌曲,《安世房中歌》 也为宗庙所用乐章。篇中对汉王朝竭力称颂、赞美,如 “王侯秉德,其邻翼翼,显明昭式,清明鬯矣。” “皇帝孝德,竟全大功,抚安四极。”又如“皇皇鸿明,荡侯休德。嘉承天和,伊乐厥福,在乐不荒,惟民之则。” “承帝明德,师象山则。云施称民,永受厥福。承容之常,承帝之明,下民安乐,受福无疆。” 充斥的是一派歌功颂德之声。整篇诗歌风格典重古奥,但失之板滞,惟其在煌煌炯炯的描写之中,使人可以感受到汉王朝刚建立之时的宏伟气象和统治者们的得意夸矜。本诗原名 《房中祠乐》,其音为楚声,汉惠帝时更名 《安世乐》,《汉书?礼乐志》又改题为《安世房中歌》。 汉乐府之鼻祖,属于郊庙歌辞,是西汉祭祖的乐歌,为汉高祖唐山夫人所作。《汉书?礼乐志》云:“房中祠乐,高祖唐山夫人所作也。高祖乐楚声,故《房中乐》楚声也。孝惠二年,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箫管,更名《安世乐》。”唐山夫人为高祖姬,事迹无考。房中乐,《通典》载:“周有房中之乐,歌后妃之德。秦始皇二十六年改曰《寿人》。”此《房中乐》名之所本。因作者为一女子,故后人多误解为闺房之乐。《安世房中歌》共十七章,主要内容是颂扬祖先的至善之德,大张孝道。清沈德潜评说:“首云大孝备矣,以下反反覆覆屡称孝德,汉朝数百年家法,自此开出。累代庙号,首冠以‘孝’,有以也。末四句幽光灵响,不专以典重见长。”可谓一针见血。《安世房中乐》其艺术价值在于其句法和体式。十七章主要是三言诗和四言诗。四言诗计十三章,沿《诗经》旧体,价值不大。三言诗三章,为其独创,可以看出和《楚辞》的演化关系。此外还有七言句,但无全篇,与三言杂处。《安世房中歌》三言诗对后世影响较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