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东都护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安东都护府分类:【传统文化】 唐六都护之一。亦称“安东大都护府”或“安东府”。高宗总章元年十二月(669年)置。初置治所于高丽平壤(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壤),统辖高丽,?砣诸部族府州,辖境西起今辽河,东到今日本海,南抵大同江,北至今吉林中部,以薛仁贵检校安东都护,总兵2万以镇守之。咸亨元年(670年)改治所于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后又迁新城(今抚顺市北)。武周圣历元年(698年)改安东都护府为安东都督府,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复称安东都护府。玄宗时,在今黑龙江上游、外兴安岭地区设室韦都督府,黑龙江下游置黑水都督府;于今松花江、牡丹江一带置渤海都督府。安东都护府最北辖至今库页岛和鄂霍次克海。开元二年(743年)迁治平州(今河北卢龙),天宝二年(743年)又迁辽西故郡城(今辽宁义县东南大凌河东岸)。神宗时,安东府都护由幽州节度使(治范阳,即今北京西南)兼领,自开元七年(719年)起,例由平卢节度使(治营州,即今辽宁朝阳)兼领安东府都护。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平卢节度使侯希逸为史朝义及奚族所逼,南保青州(今山东益都),安东都护府遂废。 唐代区划名。唐六都护府之一。唐高宗总章元年(668)灭高丽后,以其地置安东都护府。武则天圣历元年(698),改为都督府。神龙元年(705),复为都护府。初治于平壤城 (今朝鲜民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壤)。高宗上元三年(676),徙治于辽东故城(今辽宁辽阳)。翌年(677),又徙治于新城(今辽宁抚顺北高尔山城)。开元二年(714),又移治于平州 (今河北卢龙)。天宝二年(743),又移治于辽西故城(今辽宁义县东南王民屯)。隶河北道。自武则天时起,曾先后为幽州都督和卢龙节度使所兼领。下辖9都督府、42州、100县。为唐设于东北边疆民族地区的特别行政机构、最早的一个府。负责对高丽、?砣诸部族的抚慰、征讨、叙功、罚过等事宜。辖境极盛时北抵今黑龙江下游及鄂霍次克海,南达今渤海、黄海,西至今辽河一线,东濒今日本海。后因渤海和新罗的蚕食,辖境大为缩小。肃宗上元二年(761),平卢节度使侯希逸南迁淄青。该都护府遂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