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与天竺文化交流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宋与天竺文化交流

分类:【传统文化】

天竺国是中国古代对古印度的旧称。秦汉时称“身毒”,后汉始有此称,唐宋沿袭不变。或别称“摩伽陀”、“婆罗门”等,当时印度分为许多国家,所以又称“五印度”。古代中印经济文化交流甚为密切,尤其是印度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化有重大影响,宋代虽不如唐,但其影响仍持续着。乾德三年(965),沧州僧道圆自天竺取经回,宋太祖亲自召问情况。次年,准许僧行勤等157人,经陆路往天竺求佛书,自是往天竺取经求法的宋代僧人颇众,先后有140馀人次。同时,天竺众僧持梵经、佛舍利、佛像来献者亦不绝,其中著名的有法天、天息灾、施护、法护等,他们或入译经院、传法院,对宋代译经事业作出了贡献。开宝八年(975),东印度王子穰结说?来朝贡。接着又有王子曼殊室利随中国僧至开封,馆于相国寺,善持佛法,为城都人所钦慕。太宗时,许多中国僧人自天竺回,不但取回佛经,并带回天竺诸国给宋廷的友好书表,加深了互相了解。随着佛经的传入,印度占卜、算术、医学等书籍亦有传入。一些天竺僧人也贩运香药及其他器物,如太平兴国五年(980)中印度僧人罗护罗献梵经一袖并香药17000余斤。一些天竺僧人久居中国以至终老,有的帮助中国各地建筑寺院,如天竺僧罗护那,在海商资助下,在泉州城南买地建佛寺宝林院。泉州开元寺东塔亦为天竺僧人所建,是我国现存石塔中的艺术珍品。南宋时, 有中国僧人及商人在印度的尼伽八舟港建一座四方形砖塔, 印度人俗称“中国塔”, 颇有艺术观赏价值。随着两国的频繁交往, 中国养蚕法约在宋代传入印度, 使古印度丝织业开始发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