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代动物谱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宋代动物谱录分类:【传统文化】 宋人已具有丰富的动物知识,故用文字和图形描述动物名称、类别、形状、生态、生境、特性、利用、畜养等,撰成颇多专著,其名有图、谱、略、录、志、记、书、簿等。这类著作虽在目的要求、著录范围、编写体例、描述方法、论述重点、利用厚生等方面各不相同,但与前代同类著作相比,不仅数量和篇幅大为增加,而且内容和形式都有进步。其类型大体有三种。第一类是某一动物的专著。如傅肱《蟹谱》、高似孙《蟹略》、佚名《相马经》、秦观《蚕书》、贾似道《促织经》等。《促织经》叙蟋蟀形状、生态、习性、养斗等颇为详切。《蚕书》叙蚕之外尚论缫丝。《蟹略》论蟹外又语及因蟹而起的人文之事。第二类是特用动物志。主要是药用动物。书中多裒集众说,考证详明,据物绘图,图文并茂。如《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著录动物及动物性物品301种,分为兽、禽、鱼、虫四部。除按药物要求,著其采集、性味、加工、效用外,还论述别名、产地、生境、形状、生态、习性等。《图经本草》收动物药70余种,对动物形态有详细记载,如对麝、獐、贝类等都有正确描述;而将同属鞘翅目的芫青、斑猫、亭长、地胆归为一类,表明其认识昆虫形态已有一定水平。此外对熊冬眠、牡蛎摄食、穿山甲食蚁等亦有详细描述记载。第三类是普通动物志。此类又可分为四种。一、诠释名物。以陆佃《埤雅》与罗愿《尔雅翼》最有代表性。《埤雅》分动物为鱼、兽、鸟、虫、马五类,《尔雅翼》分鸟、兽、虫、鱼四类,其下又各分若干目。陆、罗二人皆勤于文献考证,又重身履目验,各有新的发现。二、辑录编纂。系按名称、品种、形态、培育、利用、诗文诸项,汇集前人记载,如《太平御览》有兽、羽族、鳞介、虫豸部;高承《事物纪原》有虫、鱼、禽、兽部。这类著作以资料丰富、排比详赡见长。三、文学化的观察记录。如《林泉结契》即以吟咏形式描述禽鸟。四、系统论著。系以观察调查所得与文献记载相结合,写成较为系统的论著。如郑樵《通志?昆虫略》,分虫鱼、禽、兽三目,其下又分述各类动物,如虫鱼目即有虫、鱼、蠕形、软体、节肢、两栖、爬行等动物。 宋代动物谱录的较多出现,表明已有相当数量的文人重视鸟兽虫鱼之学,而郑樵等人更以此为实学,他们强调综名核实,重视文献,分类整理,并结合实地考察,作进一步研究。其著述多并重图、文,强调图形在认识动物时的重要作用。在记载知识的同时,还提出观察、调查、参考等研究方法。宋人动物谱录虽传世者不多,但其基本格局为后世所遵循,直至十九世纪中叶后,方为近代动物志取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