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代燕赵文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宋代燕赵文学

分类:【地域文化】

宋代结束了晚唐、五代的混乱局面,从太祖到仁宗,经历了100余年的休养生息,奠定了比较稳固的基础,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促成了社会经济的繁荣,这表现在大都市的发达,市民阶层的扩大和工商业的繁荣上。当时燕赵之地的真定、河间、大兴都是比较繁华的都市。在这一时期燕赵籍作家里,除宋代皇族作家群不论外,在文化史上声名影响较大的是祖籍饶阳的李?,其他还有大名的潘阆、柳开、刘筠,获鹿的贾昌朝,灵寿的韩绛、韩维、韩缜,赵州的宋敏求等。外籍在燕赵任官的大名家有:欧阳修――河北都转运使;苏轼――定州知州;苏洵――文安主簿;黄庭坚――大名府国子监教授。

(一)李?与《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

李?(925―996),深州饶阳人,字明远。后汉乾钓时进士,后周时曾从征淮南,宋初,官拜中书舍人,太宗即位后,曾参与修撰《太祖实录》,后又为参知政事,加监修国史。他一生的最大成就是编著文化大典――《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

《太平御览》,该书为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共1000卷。李?(时为翰林学士)奉宋太宗诏命主纂,扈蒙、王克贞、宋白等13人参与修撰。纂辑时,充分运用了皇家藏书,以前代类书为蓝本,修订增删而成,史料宏富。其中所引五代以前的文献、古籍,大部都已失传,这就为后世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可提供部分原始史料,可从中循部依类检索宋代前的古本资料。

《太平广记》,小说类书。李?、扈蒙、李穆等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全书50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释道两藏等,是一部分类编纂的古代小说总集。不少失传的书,在该书里存有佚文,有些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就是赖于该书留传下来。宋元以来,不少小说、戏曲,是从这里取材的。现有中华书局重印的新版本。对今人研究和校辑古代小说极有用。

《文苑英华》,文学类书。宋太宗命李?、徐铉、宋白、苏易简等20余人共同编纂,真宗、孝宗时又多次修订,最后经周必大、胡柯和彭叔夏复校。全书1000卷,上继《文选》自萧梁起始,下讫晚唐五代,收作家2000余人,作品近两万篇,以文体分类,大部分为唐人作品,少部分为南北朝时作品,系从当时流传的抄本诗文集中收录的,存有不少有价值的文献史料。其中的诏诰、书判、表疏、碑志等,是重要的史料,可用以考订史实。

(二)苏轼在定州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生于四川眉山县,而眉山苏氏这一支族的始祖,是唐代的苏味道。苏味道是赵州栾城人,赵州栾城,即今河北栾城县。因此,苏轼的祖籍便是今天的栾城县。苏轼兄弟对他们的栾城祖籍是认可的,苏辙将自己的诗文集命名为《栾城集》,其孙将乃祖的言论集为一书,名为《栾城遗言》,这可见他们是以祖籍定书名的。苏东坡常自称为“赵郡苏轼”,赵郡即今赵县,宋为赵州,属河北西路真定府,栾城为其属县。

苏轼于元钓八年(1093年)十月赴定州任“定州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知定州军州及管内劝农使”。定州即今河北定州市,路是宋代最大的行政区划,苏东坡当时在定州的职务,算是地方最高一级军政长官。苏轼在定州任上供职6个月,但他尽其所能干了几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第一,整顿军队防务。定州是赵宋王朝北部边防重地,时为北邻契丹的重镇,但驻军腐败,边备松弛,有的盗窃军需物资“恣意典卖”;有的“采研禁山,开耕为田,公然起税”,渔利百姓;有的聚众赌博,肆行不法;有的将校“乞取敛掠,坐放债负”,致使法令不行,禁军逃亡,聚为盗贼。苏轼到任后整饬军纪,对盗窃军需物资者,“付狱按治”;将“侵研禁山人”,“依法勘断”;对赌博者,“出榜召人告捉”;对放债取利的将校送司理院查办。经过整顿,逃军减少,盗贼亦稀,军民也知道朝廷法令了。

第二,维修禁军营房,使士卒居有所安。当时驻定州禁军,居住条件差,营房“大段损坏,不庇风雨”,士卒居于破屋之中,上漏下湿,不安其家。苏轼到任,即差将官带领工匠“逐一检计”,增盖和维修营房近8000间,然后又上书朝廷乞请空名度牒,用出卖度牒资金,购进砖瓦木料以建军室。

第三,完成上述整顿后,即严令军队习演战法,提高战斗力。经圣元年春,在定州举行了一次军事大检阅,振奋了军心和民心。百姓说:“自韩魏公去,不见此礼至今矣。”

韩魏公即韩琦,生前曾任定州路安抚使,政绩卓著,离任后,州人建韩公祠纪念他。

第四,恢复弓箭社,组织乡民武装力量。宋朝自澶渊之盟后,北方沿边百姓,自动组织起来建立弓箭社,“带弓而锄,佩剑而樵”,边耕作,边备防,分番巡逻,这样“人自为战,虏甚畏之”;熙宁中推行保甲法,这支乡民抗敌力量受到破坏,苏轼到任后,恢复弓箭社,憎修社约,并上书朝廷对社人废除保甲制,实行免役。苏轼在这里看到了百姓的力量、民心可用的一面,这是很可贵的。可惜他的上书请求未获批准,致使这支民间防务力量未能发挥充分效用。

第五,定州水灾,他赈济灾民。元钓八年秋定州水灾,收成减半。当时官吏只准免秋税二分。苏轼到任后,忧及百姓春夏粮缺,于绍圣元年正月上书朝廷,准其将九万石常平米减价十分之二出粜,并将军粮中陈米二万石借给一、二等主户,令其赈济无钱买粮的佃户,遂使“一境生灵,皆荷圣恩全活。”

苏轼在定州任职半年,但政绩卓著,他离任后,定州人民建了“苏公祠”,以寄怀念之情。

苏轼作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在定州也写下了不少诗文:诗29首,词1首,赋2篇,铭1首,颂1首,祝文8篇,祭文3篇,表6篇,启6篇,奏议6篇,共63首(篇)。

苏轼是一位爱民尚廉的官员,又是一位才卓学富的大家,为官为文皆有业绩,是很难得的。最后死于常州,许多人到街上哭泣,京城开封几百个太学生,到佛寺去纪念他,这可以看出当时人民对他的爱戴。

(三)王安石的《河北民》

王安石在北宋从政以变法闻名,写诗亦是高手。他的《河北民》可谓写实诗,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作品。与此相近的还有《感事》、《秃山》、《兼并》、《收盐》、《省兵》、《发廪》等诗。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天地白日昏,路傍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河北民》)

涿州沙上望桑乾,鞍马春风特地寒;

万里如今持汉节,却寻此路使呼韩。(《涿州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