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代砖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宋代砖塔

分类:【传统文化】

塔作为佛教建筑源于印度,自汉以降,传入中国,其日渐融合演化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形式,历朝对此均有创新与建树。及至宋代,因砖石结构的发展,建筑了为数众多的砖石塔,其形式丰富,构造进步,形成我国砖石塔发展的高峰时期。

宋代砖塔,其形式大致可分楼阁式塔与密檐式塔两种。密檐式塔一般不能登临,大都为实心,构造与造型较为划一。而楼阁式塔则较为多样,主要的有三种类型:其一,塔身砖造,外围采用木构,其外形与楼阁式木塔无多大分别,宋代所造苏州报恩寺塔、杭州六和塔即属此类型;其二,塔全部用砖或石砌造,但其外形则完全模仿楼阁式木塔,平坐、柱额及斗拱等都以砖石按木构形式制造构件,加以拼装,宋代所造苏州云岩寺塔、泉州开元寺双塔即属此类型;其三,塔用砖或石砌成,外形模仿楼阁式木塔,但非亦步亦趋,而是适当加以简化,宋代所造河北定县开元寺塔、河南开封钓国寺塔即属此类型。从地域上看,宋代砖石塔又可分为:中原地区的砖塔和江南地区的砖身木檐塔。砖塔内外层数一致,大都做出木构建筑的柱梁、枋椽、斗拱等构件,只有个别的才使用叠涩出檐,砖结构的出檐较短,外观坚实;而砖身木檐塔,各层平座回廊较宽,出檐深、起翘高,外观轻盈。从构造上看,宋代楼阁式砖塔,其平面虽有方形、六角形与八角形等多种,但北宋中期以后,则以八角形为最多,因其迎风面小,故其较之于方形等更为合理,日渐成为佛塔的标准平面形式;塔内结构形制亦丰富多样,计有壁内折梯式(此为宋代砖塔最普遍做法)、穿壁式(以九江能仁寺塔为代表)、回廊式(以苏州报恩寺塔为代表)、穿心式(以定县开元寺塔为代表)、旋梯式(以开封钓国寺塔为代表)等,这些结构形式均为宋代新创。就宋代砖石塔的具体建造而言,则吸取了前代经验,将唐代砖塔空筒式结构改变为外壁、楼层、塔梯三项联为一体的形式,使得每层均有固定楼层,从而增加了横向拉力,使砖塔趋于坚固稳定。至今之所以留存有为数众多的宋代砖塔,与此结构的优越性不无关系。此结构方式对明代及后世建塔技术的发展有极深刻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