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完成统一大业的忽必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完成统一大业的忽必烈分类:【传统文化】 忽必烈(1215―1294),即元世祖,元王朝的建立者。成吉思汗孙,拖雷第四子。少年时曾受汉族儒学教育,产生了“行用汉法,成霸王之业”的雄心和抱负。其兄蒙哥汗即位后,受命掌管漠南汉地军政事务。忽必烈在其辖区内大力整顿吏治,兴立屯垦,奖励农桑,并禁止蒙古贵族改农田为牧场,掠夺人口为“驱口”的做法,使当地经济开始得到恢复。1253年,奉命远征云南,灭大理。1259年,统东路军攻宋,进围鄂州(今湖北武汉),得蒙哥汗在合州钓鱼城阵亡讯后,匆忙与宋议和,北还燕京(今北京)。次年,至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召集忽里勒台(大会),受部分藩王推举为汗。幼帝阿里不哥在西北诸王的支持下,亦在和林(今蒙古哈尔和林)称汗。从1260―1264年,经过四年战争,阿里不哥失败投降。1276年,灭南宋,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其在位期间(1260―1294),大力推行汉法,巩固对全国的统一。主要有:(1)仿中原王朝建年号,制定礼仪制度。并于1264年建都燕京,改年号为至元。又依照中原的传统,采用《易经》“大哉乾元”的说法,于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1272年在燕京旧城东北筑新城,建宫殿衙署,命名为大都。此后,元朝的政治中心就完全移到中原来了。(2)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机构,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实行具有深远影响的行省制度,还加强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明令限制诸王勋贵和汉人世侯的特权。(3)设立司农司,掌管劝课农桑和兴修水利事宜,并颁发《农桑辑要》,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使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忽必烈完成了全国统一的大业,结束了宋、辽、夏、金长达300年的争战并立局面,再往上溯,结束了唐末以来长达400年的封建割据,从此中国再未出现大的分裂,为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