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宗祠和寺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宗祠和寺庙分类:【中国民俗】 江西各地村落中不少都有宗祠和寺庙建筑。乐安县流坑村的祠堂就有50座之多,宫观庙宇8处,而各房派的宗祠则与各房派族众结合在一起,形成众星拱月之势。全族的大祠堂建在村北,其他宫观庙宇建在村外。在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内则有东、西两个祠堂,分别是石邮吴姓第十六世清臣、良臣二公分支后裔纠工兴建的宗祠。东祠位于村东尽头,是清臣后裔(包括散居在外的各房)祭奠祖先、合族议事等宗族性活动的场所。祠庙前是一片草坪空地,农忙时可以当作晒谷场。祠屋八字掩门,分上下厅,中间有天井,墙上原砌有阶式神坛,用来安放祖先神牌,现在已被毁去。西祠有“太尹公祠”之称,位于村西民居之中。祠前有石板畴场,建筑面积和结构与东祠大致相同。1949年前,每逢清明、谷雨,祠内就举行祭祀仪式。当时两祠都有产业,以水场山田的租佃收入来供给祠祀的支出。同样的,该村也有一些寺庙。在村西端,距民居约300米处建有福主殿,供奉的是保护石邮的地方神。建筑为木石结构,重建于民国时期。靠山墙有中、左、右石砌神坛。中神坛背墙上有一个木制牌位,上面写着“金谷土地尊神宝座”。有三尊神像安在坛台上,左(东)边的是土地神塑像,右(西)有神将塑像,后面同样有写着“威灵显化赵大将军宝座”的牌位。平时,福主殿无斋醮,当乡民要祈求平安、消除灾病时,就进殿烧香点烛、烧纸钱。每逢时节全村前来神庙祭祀。村内还有一个师善堂,也称作“化坛”,是民国初年建于村西民居屋后的,坐北向南,外有水田,屋左右有配殿,住了禅师,堂内供奉的是九皇宫祀斗姆九子。每年定期举行忏神祭祀。农历八月三十起经,九月初八为斗姆祝寿。第二天完经,为期10天。念的是《玉清无止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本生延生心经》,以祈求神灵保佑众人延年益寿。为保村落无水灾发生,村里人还在村东水口外1里的地方修筑了万寿宫,祭拜许真君。现在可见的建筑是20世纪80年代重建的。平时没有专人管理,一到年节时分,或旱涝灾荒时期,乡民们就会到宫里来进香。通常,在江西各处的农村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类似的建筑,它们在村落公共设施中具有较强的乡土文化气息,与村落的居民生活信仰紧密结合,体现出当地居民的精神面貌。 安义古村门头(李均忠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