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宜茶之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宜茶之水分类:【传统文化】 适合沏茶之水。茶之为饮,水最为重,直接影响茶汤的色、香、味。故历来被嗜茶者重视。明?许次纾《茶疏》曰:“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张大复《梅花堂笔谈》载:“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对宜茶之水,《茶经》载:“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对此,《大观茶论》认为:“古人品水,虽曰中冷惠山为上,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可得,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吸者为可用,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污,虽轻甘无取。”除泉、江、井水外,《沈氏曰旦》中作了补充:“梅雨味亦甘和”可用沏茶,雪水也可,但“性阴寒,脾胃不易多沁”。对于用水标准,《茶录》云:“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斗茶记》载:“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唐?张又新《煎茶水记》中称,陆羽曾把天下水品评二十等,云:“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蕲(qi)州兰溪石下水第三;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虾蟆口水第四;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庐山抬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扬子江南零水第七;洪州西山西东瀑布泉第八;唐州柏岩县淮水源第九;庐州龙池山岭水第十;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一;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归州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四;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五;吴淞江水第十六;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柳州圆泉水第十八;桐庐严陵滩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对此,欧阳修在《大明水记》中表示了不同见解:“是虾蟆口水,西山瀑布,天台山千丈瀑布,皆羽戒人勿食,食而生颈疾。”同时其排列顺序也违背了陆羽“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原则。如此争论,延千年之久,但持陆羽之说者居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