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客家话的词汇特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客家话的词汇特征分类:【地域文化】 客家话与普通话都是从中古汉语发展而来的,两者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两者在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形成自己不同的特点,表现在词汇上,也形成既相同又不相同的现象。 1.词义范围 客家话的词汇系统和普通话的词汇系统在词义内涵大小方面,是不尽相同的,有三种情况或类型: (1)客家话的词义范围大于普通话,即所谓扩大式。如在客家话中,“喝”指“把液体咽下去”,也指“口干想喝水”的“渴”,因此,客家话的“喝”等于普通话的“喝”和“渴”。“醒”除了可以表示在“酒醉、麻醉或昏迷后恢复正常状态”以及“睡眠状态的结束”的意义外,尚有“清楚、明白”之意。如“老师讲醒了么?”,意即“老师讲清楚(明白)了么?”。客家话的“醒”字显然比普通话的“醒”含义要广。类似的还有:客家话的“讲”等于普通话的“谈、说、讲”;“水”等于普通话的“雨”和“水”;“雪”等于普通话的“雪”和“冰”;“爱”等于普通话的“喜爱”和“要”,如“ 爱食饭”[ s ai oi s t fan ](我要吃饭);“烧”[ c sau]除了“燃烧”外,还有“暖和”的意思,如“着烧”[tsok c sau](穿暖),这是普通话所没有的;“歇”除了普通话的“休息、歇息”外,还有“住宿”之意;“食”相当于普通话的“吃、喝、吸”,如:食饭、食水、食烟。 (2)普通话的词义范围大于客家话,即所谓缩小式。如普通话的“面”泛指一般粮食磨成的粉,如“小麦面”、“小米面”、“棒子面”,也指粉末,如“药面儿”、“粉笔面儿”,也指“面条”,如“炸酱面”、“牛肉面”。客家话的“面”[miεn ]只用来指“面条”;又如普通话的“饭”泛指粮食煮成的食品,如“干饭”、“稀饭”等,而客家话的“饭”[fan ]只指“干饭”;普通话的“杀”既可指杀人,又可指杀动物,如“杀鸡”、“杀猪”,而客家话杀人才叫“杀”[sat ],杀其他动物不叫“杀”,而叫“ ”[ s ts’l],如“ 猪”、“ 狗”等。 (3)同样一个字,在客家话和普通话里所表示的意义有很大的差别,即所谓同词异义,如:普通话的“叫”[ kiau]等于客家话的“喊”,而客家话的“叫”[ kiau]却等于普通话的“哭”;客家话的“走”[tsau ]等于普通话的“跑”,普通话的“走”却等于客家话的“行”[ha ];普通话的“房子”,客家话叫“屋”[vuk ],而客家话的“房”[f ],普通话又叫“屋子”。 (4)同是表达一种意思,客家话和普通话使用不同的词,即所谓同义异词,如: 2.丰富的单音词 客家话的单音词比普通话多,据《汉语方言概要》一书统计,就客家话的i、iu、im、in、ip、it、e、eu八韵,以韵母为经,声母为纬来看,在343个词中,复音词不到70个,其余的都是单音词,许多普通话是复音词的,客家话是单音词,如: 普通话中许多带词尾“子”的词,客家话都只用前面的中心词,而省掉词尾,如: 由于单音词较多,造成客家话的同音词也相当多,如: p’i 有以下含义:a、屁 b、用鼻子闻 c、鼻涕 c teu有以下含义:a、喂家畜的木盒子,如“猪 c teu” b、搬动 如“ c teu凳” c、给小孩把大小便,如:“ c teu屎”、“ c teu尿”d、量词,如“― c teu杓麻”(水杓,用蒲壳制成) teu 有以下含义:a、双方互相比赛或较量 b、窝,如“鸟teu ”、“被teu ” c、把两件东西合榫起来也叫teu 由于单音词多,客家话量词重叠现象比普通话多见,重叠后表示“每一”,如: 日日(每一天) 碗碗(每一碗) 3.较多的古汉语词汇 在汉语各方言中,较多地保留古汉语词汇,除了广州话,就要算客家话了,例如: “行”[ha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公输》)。 古义的“行”就是今天的“走”,普通话用得很少,而客家话则普遍使用,如“阿李行路上街”中的“行”与古义完全相同。 “彳亍”[ c tsi tsi t ],小步,走走停停。“踟蹰横渡口,彳亍上滩舟”(李贺《观潮》)。 彳亍的这一古义,在客方言中依然保存着。如“你行快点,唔好彳彳亍亍”。句中的“彳彳亍亍”即慢步走走停停的意思,与古义完全相同。普通话中则已消失。 “缅”[miεn],指“想”、“想念”,与古汉语相同。“彼而弃郑,缅然引颈南望。”(《国语?楚语上》) ?:《广韵》“食上生白毛,方武切。”客家人管食物发霉时表面上生一层白色的毛叫“生?”[ c sa c p’u],源出古义,而这个字在其他方言中已经很少见到了。 瞧:《广韵》“嚼也,才笑切。”“噍”是宵韵字,客家读iau。客家人管“咀嚼”叫ts c iau 。ts’iau 即古“噍”字。 “身”,古汉语中有“怀孕”一义。“大任有身”(《诗经》),即大任怀孕。这一词义在客方言中依然保存下来了。如说农村妇女怀孕,叫“有身”[ c iu c s n] 再如:企[ c k’i](站) 衫[ c am](衣服) 着[tsok ](穿) 系[hε ](是) 阔[fat ](宽) 揽[ s lam](搂) 利[li ](快) 岖[ c k’i](陡) 眠[ s min](躺) 寻[ c ts’im](找) 禾[ s v ](稻) 昼[tsu ](中午) 有些古词语,普通话只出现在书面语言或特殊词组中,口语中一般不用,而客家话口语中这类词却用得很普遍,如: 乌[ c vu]:客家话称黑颜色为“乌”,普通话一般称“黑”,只在“乌云”等词中才用“乌”。 面[miεn ]:客家话称脸为“面”,普通话只在“露面”、“见面”、“面容”等词中才用“面”。 索[sok ]:普通话口语中,一般称“绳子”,只在书面语中才有“绳索”一词。 禾[ s vo]:普通话一般称“稻子”,只在书面语中才用“禾”。 樵:普通话一般称“柴”,只在“樵夫”中用“樵”。 4.丰富的同义词 客家话的同义词十分丰富,有些概念普通话中没有客家话那样多的同义词来表示,如“打”,由于使用的工具和打的方法不同,就有以下许多同义词: ①打:一般用语。 ②殴[ c eu]:表示用棍子打。 ③没[mut ]:如“没人”。 ④敲[k’ok]:如“敲头”(打脑袋) ⑤ [mak ]:如 狗”。 ⑥ep :表示“压”的含义。 ⑦ c siu:指用细枝条打。 ⑧kit :指用细枝条打。 ⑨vok :指用巴掌打。 ⑩kuak :用手背打。 (11)kuak :用于背打。 (12)捶[ s ts’ui]:用拳头打。 5.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 受客家固有的文化习俗和客居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客家话中的许多词汇都有着深邃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客家人的居住地粤、闽沿海一带,受外来文化影响,使客家人在外国传入的物品名称上加“番”、“洋”、“红毛”等字样,这和闽、粤方言有共同之处,如: 洋油(石油) 洋油灯(煤油灯) 番豆(花生) 番枧(肥皂) 番茄(西红柿) 红毛灰(水泥) 荷兰薯(马铃薯) 由于客家人居住地的地理环境关系,许多客家方言区终年不见下雪,没有区分冰与雪的经验,因此客方言和粤方言一样,有关冰雪的词语常被混淆起来。如: 由于客家地区华侨很多,使客家话中产生了一些与华侨生活有关的词语,如: 水客[ c sui hak ],指从事这种职业的人。 走水[ c tseu c sui],指一种专门为华侨带钱、带信件、物品,来往于侨居与故乡之间的流动职业。 6.忌讳词和吉利词 由于迷信和旧习俗的影响,客家人对某些词语会引起“不吉利”的联想,而有些忌讳,便改换别的说法。这类词称作忌讳词。忌讳词汉语各方言都有,造词心理相同,但造词方法不同,如:“舌”同“蚀”(折本)音近,因此忌用,将“猪舌头”说成“猪?e” “书”同“输”同音,因而忌用,将“书本”说成是“赢本”,“通书”说成“通赢”。 “韭”与“久”同音,将韭菜改为“快菜”。 此外,还有把“猪血”说成“猪红”或“猪 ”;棺材说成“长生板”,“死了”说成是“过身了”,或“唔在了”。“病”说成是“唔自然”,“开药方”说成是“开丹抵”等等,都是出于忌讳的心理。 客家方言区和粤、闽方言区地域接近,反映在词汇上容易受这些方言的影响,产生借入的现象,如:“?[ c am](刚刚)、“叻”[liak](能干)这两个词是借自粤方言的。有些地区的客家话管“粥”叫“糜”[ s moi],和潮州的[ s mue]接近,是受闽南方言系统的潮州话影响的结果。再如“接吻”,闽南话叫[ c tsim],客家话也叫[ c tsim]。 近年来,由于广州的经济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客家方言不断借入粤语词汇,年轻人甚至以讲粤语为时髦,这对于客家话的保守稳定性是一个有力的挑战。 7.本方言特有的词汇 客家话有一些本方言特有的词汇,它们被看作是客家话的重要识记标志之一,如: 樵墓(扫墓)、擂茶(一种用米做的材料)、噍(咀嚼)、赖e(儿子)、心舅[ c sim c k’iu](媳妇)、瓦弄必[ a s lu pit ](麻雀)、虫 [ s ts’u hian s ](蚯蚓)、阳叶[j 12 jap](蝴蝶)、今晡日[ kim c pu it ](今天)、昨晡日(昨天)、暗晡头(夜间)、??[ iap la ](闪电)、天弓[tien t i ](虹)、朝[ c tsau](早饭)、昼[tsu ](午饭)、夜[ja ](晚饭)、断[t n ](台阶)、?池[ s jam s ts’l](天井)、杓麻[s k’ s ma](水瓢)、罂e[ c a ε](瓶子)、头那毛[ s t’εu s na c mau](头发)、斑皮[ c pan s p’i](麻子),目 [muk na na ](瞪眼)、咒鬼[tsu kui s ](起誓)、督目睡[tuk muk soi ](打瞌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