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客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客星分类:【传统文化】 指忽隐忽见,运行无度的袄星。凡客星见,则有兵祸、诛戮、水旱、君臣死等诸殃祸随之,其应验视其所在之星宿分野而定。如《汉书?天文志》载,元帝初元元年四月,有客星大如瓜,见于南斗第二星东约四尺,星占家曰: “为水,饥。”其年五月,渤海水大溢。六月,关东大饥,民多饥死。又《后汉书?严光传》载:严光与汉光武帝曾于宫中夜话,论其故旧交情,因共仰卧,严光以足置于光武腹上。次日,有占候之官奏闻光武,云夜来有客星犯帝座星甚急,光武笑而释其因。 科技类名词。中国古代对新出现的星辰统称。主要是指彗、孛、新星和超新星。拖尾巴的叫“彗”;光芒四射的叫“孛”;光度突然增加到原来的几万至几百万倍以上的爆发性变星叫“新星”;光变幅特别大的叫“超新星”。新星和超新星光度增加阶段所经历的时间不长;光度减弱阶段约经历一年至三十多年,以后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光度。由其光谱测得它在爆发后星体外围形成气壳,向外膨胀,速度每秒几十至一千公里以上。公元前十四世纪,殷代甲骨文中已有关于“七日己巳夕 新大星”、“辛未崛新星”的记载。《史记?天官书》已有关于客星的记载。但都是指彗、孛而言。《汉书?天文志》: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六月,客星见于房。”这是中外历史上都有记载的世界上第一颗新星,但西方记录未注明月、日及方位,不及《汉书?天文志》齐备。《后汉书?天文志》: 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十月癸亥,客星出南门中,大如半龟,五色喜怒,稍小,至后年六月消。”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超新星记录,描绘了它的形状、光度、色彩以及持续的时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