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客死葬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客死葬俗分类:【中国民俗】 不在自家中死亡的称“客死”,又称“半路死”。民间认为客死者不属善终,身上带有某种邪气,不许尸体抬入村内,更不能进厅堂,只能在村外空旷地搭棚停尸或临时厝于寺庙,再择时直接送上山下葬。俗谓“人死归土不归屋”,即指客死而言。若有人悄悄将客死者尸体运入村内,往往要受到村人的斥责,甚至引起纠纷。 对于客死者,家眷往往要请僧道作法事,招引亡魂回家。闽南一些民间要准备十二种菜肴和一只鸡,由丧主挑到溪河边,僧道祭祀一番后,将鸡用绳子绑住,放入水中,再拉回岸上,牵着鸡回家,谓亡魂已附在此鸡身上回到家。在龙岩,要糊马追魂,旁边置一根竹尾,道士做一番法术后,丧主手持竹尾回家,说是亡魂附在竹尾上回到自己家。大多数地方是丧主手持招魂幡,到码头、渡口或三岔路口,朝着客死的方向喊叫死者的名字。或到客死处祭祀一番,一路上喊叫着死者的名字回家。华侨客死南洋等地,多安葬在侨居地,丧主往往要将亡魂引渡回家,有引水魂之俗。引水魂礼俗与返主习俗相仿,只不过先要放一只纸船于河边,再将海外寄回死者穿过的衣服用竹竿挑上,让它漂在水中片刻,再将衣服带回,即认为亡魂附着在衣服上,后放在大厅堂上供奉祭祀,或另行安葬,称“衣冠冢”。对于客死在本地的无主外乡人,民间好心人也要为之收埋,闽东等地称为“代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