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宫室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宫室

分类:【传统文化】

古时对房屋的通称。后来专指帝王宫殿。宫是总名,指整所房子,外有围墙包着。古时不论贵贱,住房都可称宫。秦汉以后,专指帝王所居房屋,也指宗庙、佛寺、道观。室仅为其中一个居住单位。古代宫室一般向南,主要建筑物内部空间分为堂、室、房,均建于高台上。堂在最前面,是平时活动,行礼待客之地。有东西两面墙,叫序。靠庭一边有两根柱子,称东楹、西楹。室在堂后,住人,有户与堂相通。室之东西两侧称为东、西房。序外东西各有一小夹室,称东、西夹,即阁。东、西夹前的空间称东、西堂。汉代帝王宫殿和将相之家还有堂下周屋,称廊庑。

根据《尚书?顾命》篇记载,周代已经有了宫室建筑,先秦时期,宫室只是一般住宅而不是帝王的宫殿,二字连用时,完全同义,所以《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当然,宫和室也有细微的差别,宫是总名,指整所房子,包括房子外面的围墙;室则侧重于房屋内部,只是其中的一个居住单位。秦汉以后,只有帝王的住所才叫宫。根据《仪礼》、《尔雅?释宫》等书记载,古代宫室建筑格局,一般坐北朝南,南面官墙正中有门,门内有院,院的北部有主要建筑,由堂、室、房组成。室前为堂,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不住人。堂后面为室,住人。室的两侧为东房和西房。由于整幢房子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堂前有两个阶梯,称为东、西阶。东阶为主人行走之用,而西阶主尊,供宾客行走之用。要进入堂必须升阶,古人说升堂入室,就是指历阶而上,先登堂,然后才能进入室。上古时代堂前没有门,堂上东西有两根楹柱,堂东西两壁的墙叫序,堂内靠近序的地方也称东序、西序。堂后有墙,和室房隔开,室和房各有户和堂相通(户指单扇门),室户偏东,户西相应的位置有一个朝南的窗口叫“牖”,朝北的窗口叫“向”。东房后部有侧阶通往后庭。堂之外宽阔之处称廷,又叫庭。由于庭为群臣朝见君王之地,所以又称朝,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朝廷。古代来宾于堂前站立的位置有严格规定,一般说来尊者在堂,卑者在庭。堂的东西两侧与堂平行毗连的屋子叫阁与厢,但它与汉以后阁与厢的概念不同,汉以后,阁,一般指用来凭高眺远、游憩、供佛、藏书的建筑。厢,一般指正房两边的房屋,如东厢房、西厢房。宫室建筑还包括有廊庑、台榭、观阙。廊庑指“堂下周室”,即堂下四周的廊屋。如细分,廊无壁,仅作通道;庑有壁,可以住人。台、榭、观、阙都是供统治者玩赏的处所。台,高而平,便于登高了望;在台上构筑的有顶、柱,无四壁之木质结构房屋称榭。后来,台榭广泛应用于园林建筑中。阙,古代宫廷门外的两个对称的建筑物,又称作观或观阙。

上古宫室同义,均指房屋。《尔雅?释宫》释: 宫谓之室,室谓之宫。《释名?释宫室》释: 宫,穹也,屋见于垣上,穹窿然也;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上古宫指一般房屋,无贵贱之分。秦汉开始,宫成为帝王所居的专称,即宫殿之意。《管子?八观》: 入国邑,视宫室,知其侈俭。《三辅黄图?序》: 秦惠文王在位时,取歧雍巨材作宫室。《史记?高祖本纪》载: 萧何为刘邦在长安建未央宫,高祖看后怒曰:“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