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家家户户抢路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家家户户抢路头分类:【风俗文化】
财神进门来,四季广招财。 日进千乡贺,时招万里财。 过了年初一,初五便是新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了,因为俗传正月初五是财神生日,人们一年的财运都是财神爷决定的,因此,在他生日的前一晚,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办酒席,鸣放爆竹,迎接财神爷到家里来款待恭维一番。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里,曾引了一首清人蔡云的竹枝词,形象地描写了苏州人正月初五迎接财神的情形: 五日财源五日求, 一年心愿一时酬; 提防别处迎神早, 隔夜匆匆抢路头。 财神只是一个统称,据民间传说,财神共有四个,那就是:“正财神”赵云坛;“偏财神”五路财神(或称路头神);“文财神”财帛星君;“武财神”关云长。一般所谓接财神,是四个全接,不是只接其中的一个。四个财神中,似以 “五路财神”最具有传奇色彩而最受崇拜。据民间传说,“五路财神”姓伍,他们一家五个兄弟,原是劫富济贫的大盗,被杀后阴魂不散,常常显灵,凡是穷苦人家去求财的都很灵验,为富不仁的却常常破财。所以正月初五,许多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都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五路财神。 各地迎财神的礼俗颇有别异,在北京,早在正月初二,人们就倾城而出,到广安门外、一年只开放一天的五路财神庙给财神爷供上牲醴,焚香朝拜,默祈赐财。人们拜完财神回家时,都要到庙会上临时赶做生意的摊子,买上几串“纸元宝”,认为这是从财神爷那儿借到的钱财,因为借的是元宝,所以不惜重金。还有些手艺人用金纸做成驮着 “聚宝盆” 的金马驹,价格就更高了,买的人迷信“金马驮聚四方财”,因而也就不怕花钱了。 浙江杭州城内吴山,也有财神庙。每年正月初五,倾城往祀,香火鼎盛。庙中还塑有财神像,如福禄寿三星中的“禄星”,头戴袱头,身著锦袍玉带,方面大耳,五绺长须。庙中还有这样一幅深寓讽刺,颇有生活气息的对联: 果然冷面寡情,这才是守钱奴,倒得与他几个; 若使扶贫济困,竟成了耗财鬼,休要花我分文。 关于祈求财神爷保佑发财的笑话,《春明从说》中还有这样一段有趣的记载: 有陈姓者,屡祷于神,经岁无所得,而诚不杀。夜梦五哥语之曰:求富之诚,遍京国莫子若矣,倘不为子谋,人将疑予无灵,且笑子之愚也。子试于某日赴庙,必遂所欲。如期而往,徘徊顾盼,至日中,有群妇人入庙,拜毕,坠钗于地。陈曰: 此神之贶我也。私拾而归,售之,核一年祷祝之费,微有羡焉。 原来,财神爷并非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他享无功之祈,而又没有金银财宝送给祀拜者,于是便使用了伎俩手段,乘妇人入庙祀拜之机,使其银钗落地,使陈姓拾之以塞其责,这真是对财神爷绝妙的讽刺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