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家庭俗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家庭俗谚分类:【中国民俗】 如何持家、教育子女、处理家庭纠纷、维护团结,各地有许多俗谚:“热气生风,和气生财”;“家和儿孙福,人和事业兴”(麻城)。“一生之计在于勤,一家之计在于和”(黄冈)。“和顺日子容易过,逆忤日子一时难”;“男人一把火,女人一盆水”(黄冈、浠水)。“家和万事兴,吵闹走麦城”;“一把铜匙一把锁,两样心思闹不和”(广济)。“屋内不烧火,外头不冒烟”;“三天吵,五天闹,再好的家庭要倒灶”(黄梅)。“死得做屋的老子,死不得叫花子娘”;“皇帝老子,顶不得叫花子娘”(蕲春)。“父母待儿流水长,儿待父母露水浆”;“儿摘月亮父搭梯,长大不是好东西”(红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娇子不孝,孝子不娇”(全区)。“铁匠的锤头,婆媳的舌头”(麻城)。“媳妇揣个锣,出门说公婆”;“婆婆揣个鼓,出门说媳妇”;“婆打媳妇天下有,公打媳妇天下丑”(黄梅)。“一窝母鸡不下蛋;一群媳妇婆婆难做饭”;“喊婆婆的多,爱婆婆的少”(广济)。“一人主家家不散,一条冲担一人管”;“好火怕烧粑,好家怕分家”(罗田)。“分家三年若邻居”;“分了家,各人扒”(英山)。“严是爱,宽是害,不教不爱成祸胎”;“响鼓要重捶,好儿要严教”(麻城)。“要教儿孙立志,莫让儿孙仗势”;“桑树枝儿从小弯,待长大了再变难”(蕲春)。“仰头(溺爱)不孝,仰狗上灶”;“不要黄金万,但要儿孙贤”(浠水)。“在家不敬父母,外出何必烧香”;“逆子虐待爹娘,好儿兴家立业”(黄冈)。“在生不把父母敬,死后何必哭亡魂”;“自己打爷骂娘,怎劝别人行孝”(罗田)。“一棵树果有歪圆,一母所生有愚贤”;“苗怕虫咬,儿怕娘娇”(黄冈)。“好儿只要一个,好眼无须两双”;“一儿一女一枝花,多儿多女是冤家”(罗田)。“粮增百斗,不如单生一口”;“儿多母苦,气多肚胀”(英山)。“好儿不要多,一个顶十个”;“一个好汉怕几个张口的(指吃闲饭的)”(红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