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家谱与部落系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家谱与部落系谱分类:【中国民俗】 新疆的各少数民族家族观念比较淡薄。除了锡伯族有成文的家谱,要供奉祭祀家谱外,其他各民族家谱族谱的存在远远不如汉族那样普遍。有些民族没有或很少有家谱,有些民族虽无家谱却世代流传着部落系谱。例如:蒙古族历来就不修家谱或族谱,维吾尔族普通老百姓也没有家谱,只有一些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或宗教界的领袖人物才有家谱(如《哈密回王家谱》)。但是,由于受汉族或居住在内地的本民族修订家谱族谱的影响,近年来,在某些民族,如蒙古族、维吾尔族中逐渐兴起了修订或考证家谱的现象,一些研究论文和专著也随之问世。 锡伯族非常重视编修家谱。编修家谱是其社会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家谱是记载一个哈拉莫昆或家族发源、沿袭的谱书。它包括哈拉谱和莫昆谱。从类型来看,有如下两种:一是编印装订成册的谱书;二是谱单,即在一块绫子或粗布或纸上抄写的世系表。谱书的内容较为详尽,一般都有封面,写有家谱名称。谱内有不同写法和不同内容的谱序,有宗支排列的世系表,有的还有家规、家法,最后有修立谱书的年代与修谱人等。谱单比较简单,有的只有宗支排列,有的再记上简短的谱序和修谱的年代。在谱序中,一般都记载了该哈拉莫昆的渊源,原居地域范围,迁徙情况和本哈拉莫昆主要人物的活动情况等。 在游牧民族中,氏族名称创造的系谱,是共同世系、共同血统的证据,与家谱相比较而言,部落系谱更受人们的关注。哈萨克族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残留着氏族部落的组织形式。由于实行氏族外婚制,禁止七辈以内结婚,记住自己七代祖先的名字,成为每个哈萨克族人的责任。给儿女传授前辈的系谱,也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从孩子一懂事起,父母就要教他背诵七代祖先的名字。哈萨克族有句谚语:“不知七代祖先的孩子是孤儿。”可见,只有父母早逝的人才不知道祖先的名字。哈萨克族人对于系谱都很熟悉,有的人甚至能背诵整个哈萨克三个玉兹的世系和77代祖先的名字。这样的人受到人们的尊重,被称为“谢吉尔代”(系谱背诵能手)。下面是笔者对一位哈萨克人进行随机调查的结果 ① : 被调查者的家庭属于大玉兹的阿勒班部落里的库尔曼小部落的喀拉氏族。七代祖先的名字如下: 哈萨克族各氏族部落的系谱很早(约7世纪)就开始流传了。现存的系谱包括7世纪到20世纪的部落系谱。主要内容包括:各玉兹的氏族部落和附属部落;玉兹繁衍分离出去的分支世系;前辈所处时期的生活情况;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当时主要人物的事迹和哲理名言。 哈萨克族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每个氏族部落都有自己的系谱,并且非常庞大而繁多。根据流传的和已经写成文字的系谱,哈萨克族的主要部落世系如下:哈萨克族祖先是阿拉什,阿拉什生哈萨克。哈萨克生别克阿尔斯、阿克阿尔斯、江阿尔斯三子。 别克阿尔斯的后代称为“大玉兹”、或称“大帐”。他有四个儿子:乌孙、康里、杜拉特(咄陆)、扎拉亦儿。此四子以后形成的部落为:撒尔乌孙(突骑施)、阿勒班、苏旺、鼠尼施库勒、恰普拉什特、乌沙克特、色尔格勒及其他部落。 阿克阿尔斯的后代称“中玉兹”,或称“中帐”。他有六个儿子,发展成为六个部落:阿尔根、乃曼、克烈、瓦克、弘吉剌惕、克普恰克。 江阿尔斯的后代称为“小玉兹”,或称为“小帐”。他的儿子是阿里钦,阿里钦有三个儿子:艾里木乌勒、巴乌勒、杰脱洛。其中艾里木乌勒繁衍出鼠木昆、克特、喀拉克色克,喀拉萨卡尔、铁尔特喀拉、契克特等部落。巴乌勒繁衍出阿达依、别尔希、阿里钦、加帕斯、艾山铁木尔、塔 孜、塔纳、巴衣巴克特、契尔克希、波色克、克孜勒库尔特等部落。杰脱洛繁衍出克尔德衣、加格尔巴衣勒、铁力五、塔本、塔马、拉马丹等部落。 上述系谱中的各氏族部落至今仍存在于哈萨克族中,有不少部落在我国古代史籍中有所记述。这为研究哈萨克族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