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寂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寂护分类:【文化精萃】 古印度佛教僧人。大乘佛教发展到晚期,中观派和瑜伽行学派在理论上互相吸收、结合,出现瑜伽中观派,他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曾任那烂陀寺住持。八世纪中叶受吐蕃赞普赤松德赞迎请,两次到西藏传播佛教。在西藏建桑耶等,作首任堪布,并剃度第一批西藏贵旅青年出家为僧。后死在西藏。著作有《中观庄严论》等。 梵名桑达惹希达(Santaraksita),藏译名“希瓦错”, 意译“静命”,故亦称“静命大师”。印度佛教僧人。属大乘佛教自续中观派。曾在印度任那烂陀寺首座。八世纪时, 受赞普 * 墀松德赞之请,两次入吐蕃传播佛教。唐大历十四年(779), 与 * 莲花生共建 * 桑耶寺,任该寺第一任堪布, 并剃度吐蕃贵族青年出家为僧。对墀松德赞抑本教、崇佛教有一定影响。卒于吐蕃。著有《真性要集》、《中观庄严论》等。 印度僧人。藏译名为“希瓦措”,意译为“静命”,故亦称“静命大师”,又称菩提萨?。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衍化出来的瑜伽中观派创始人,曾任那烂陀寺首座。曾应吐蕃赞普墀松德赞(755―797年在位)之请,两次入藏传播佛教。与莲花生等创建桑耶寺,并任该寺第一任堪布,剃度西藏第一批贵族青年即“七试人”出家为僧。后圆寂于西藏。著有《摄真实论》、《中观庄严论》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