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寓言故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寓言故事分类:【地域文化】 东乡族民间文学形式。东乡族的先民撒尔塔人原是中亚的游牧民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狩猎业,与动物有密切关系。在牧养和捕获动物过程中东乡人体会到动物在人们生活、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重要性。于是就努力去熟悉动物,从而对它们的特征,观察得非常仔细、准确,并由此对动物产生了感情。这样,人们就常以动物作故事的主人公,并能对其作准确、生动、形象的描写。东乡族寓言故事大都借某种动物的活动现象,来表现对某种人或社会现象的理想追求、评价、赞扬、批判或嘲讽。这些寓言故事中的代表作品有《鸽子、周周和地狗》、《喜鹊为什么跳着走》、《阿格力的故事》、《聪明的地达达》、《麻囊与霍霍兔》等,这些作品言简意赅,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寓言是具有深刻教训意义的短小故事,辽宁民间流传有大量的人事寓言、动物寓言等寓言故事。《圣人不如凡人》讲的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孩以其智慧问倒孔子、铁拐李二位圣人、仙人的故事。《孙悟空探灾情》讲孙悟空取经后,玉帝给他一个新差事―――到民间查访灾情。孙悟空心里根本没把这当回事,结果查访不实反而给民间带来灾难。最后玉帝改换太白金星下界查灾,让孙悟空做走马流星官―――往各处通风报信去了。 一般借物或借事,把一些处世、待人、道德礼貌哲理寓于其中,脍炙人口,耐人寻味。如兴平县的《小伯乐识马》,述说小伯乐只机械死板地记着老伯乐的识马经,从而闹出把蛤蟆当千里马的滑稽事。又如乾县的《猫儿擦脸》,述说猫逮住了偷食的小麻雀要吃,小麻雀以不洁净骗猫,让它去洗脸然后再干净餐食,猫因而中计,小雀因此逃脱。许多寓言故事,是启发教育青少年的良好教材,所以被广泛应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