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对偶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对偶婚分类:【文化精萃】 是人类由群婚逐渐向个体婚过渡的婚姻家庭形式。在新石器时期,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氏族人口不断增加,氏族组织不断分衍,人们开始定居。亲属禁婚的规则也日益繁杂。这样,两个氏族之间的男女群婚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于是它逐渐被对偶婚所代替。对偶婚通常是一对比较确定的夫妻,居住女方。在多妻中有一个主妻,在多夫中有一个主夫。但男女的结合还不牢固,易为任何一方所拆离。妇女享有崇高威望,如印第安人中,当时实行女取男嫁,妇女在家庭支配一切。对偶家庭是群婚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环节。 又称“对偶家庭”。一种比较原始的婚姻形态。盛行于母权制发展阶段,对偶婚比血缘婚、群婚更高一级,它严格实行氏族和部落外婚。通常是一男一女结成配偶,男子从妻居,所生子女归于母系。对偶婚虽然履行一定的婚姻手续,但婚姻关系极不稳定,没有独占的配偶,夫妻容易离异,它是由群婚向一夫一妻制婚姻的一种过渡形式。新中国成立之前,在佤族、傣族、独龙族、拉祜族、纳西族、彝族中都曾流行对偶婚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