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对祖灵的禁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对祖灵的禁忌分类:【风俗文化】 祖灵,在汉族民间被视为本族本家的保护神,但对祖灵也有畏惧心理,唯恐触怒了祖灵,祖先会降灾给后代,以示惩罚。因而由祖灵信仰产生出一些禁忌。 祖灵禁忌主要表现在祭祀仪式中。汉族祭祀祖先时禁忌不洁净的人参加,亦即禁忌有月经的女人、孕妇、产妇、婴儿,穿孝服者、受刑罚者参与其事。祭祀祖灵时,人们不能交谈、咳嗽,不能随意行动、抓痒,不能随意随处大小便,便后不能不洗手。祭祖期间,男女不得幽会、禁忌房事、忌食荤腥等等。俗以为违反这些规定的人会待慢、亵渎神明祖灵。 祭祀祖先要准时,要在忌日、时节里拜飨祭祖。俗以为不能推迟日时,如果移前数日举行,是可以的,但禁忌推迟三日后举行。否则,祖上等了三日,不见有吃喝的供祭,便会对儿孙们失望的,不免叹冷气而去。这口冷气,是“穷气”。家,便可能就要被这口冷气叹穷了的。东北一带,春节有接外出的祖灵回家团聚的习俗,也是一种祭祀活动。大年三十夜,吃饺子前,人们把大门敞开,院内摆上桌子,供上饺子、香烛。孩子们打着灯笼,挑起鞭炮。正当二十四点时,点燃鞭炮和蜡烛,祖灵被迎进家门,与家人同乐。接祖灵一定要准时。俗以为接早了会接到“长门神”、“讨吃鬼”,接得迟晚了祖灵会找不到自己的家门。可见祭祀仪式是很讲究时刻的准确无误的。 对祭祖灵的祭品也有禁忌。一般说来,凡是人们自己食用的肉类、水果、酒、油等,都会献祭给祖灵。那些人们自己不食用的,也多数是禁忌献供祖灵的。汉族一些地区,禁食牛肉、狗肉,以为它们可以耕田、看门,是有功于人的,所以不忍心食之。既然人都不吃,就更不能做供品了。否则,将构成不敬之罪。南方沿海一带,祀祖灵禁忌把鱼打鳞去鳃,剪头去尾。俗以为,这样就不是“全鱼”了,恐祖灵怪罪祭者不是“全心全意”。祭祀之物以 “带皮”“带麟”为尚,即猪肉、鸡肉等一律要 “带皮” 的。鲤鱼、鲫鱼等都要“带鳞”的。而那些无皮无鳞的如鳗鱼、鳝鱼等禁忌用作祭品。人们祭祖是为祈福的,从这一心理出发,祭神的供品多有求吉避凶的讲究。比如湖北一带,新谷登场,祭天地先祖,用鱼不用鸡,即是为取“有余 (鱼) 无饥 (鸡)”之意。我国南方有的地方称茄子为“吊杀鬼”,称吊死者为“生茄子病死的”。所以禁忌用茄子祭祀,唯恐不吉利,惹恼了祖灵。江苏一带,清明、七月半祭祖时,祭品用荤素均可,但禁用带 “豆”字的菜作祭品。如绿豆芽,蚕豆瓣等。因“豆”与“斗”谐音,恐以此祭祖,会招致后代子孙争斗不休的厄运。豆类食品中,唯有豆腐常用来做供菜。因“腐”与“富”、“福”谐音,是财星高照的征兆,所以不忌。 祖灵禁忌中最为人们重视的是对祭器的禁忌。汉族大部分地区家堂祖先牌位都忌乱摸乱动,否则,便认为是对祖先神灵的侮辱。非但人不能随便乱触摸,就连灰尘落在上边,也是很忌讳的。光绪《祥符县志》云: “当除之夕也,洒扫庭阶,陈设供奉,入更后,启外门鞠躬迎神以入,奉爵位以安神位,献岁三日,不敢洒扫,虑尘神几筵也。”汉族民间祭祀时未洗手禁忌接触神案上的香炉、烛台、花瓶、杯盏等祭器,否则,祭祀的灵验就会被破坏。祭祀时还禁忌跨越所用的一切器具,否则,就像在祖灵面前拉屎、撒尿、吐唾沫、辱骂一样,是对神灵的侮辱、亵渎。这些祖灵禁忌一方面表示人们对祖先的悼念之情,一方面又抒发着祈福求护的心愿。 祖灵崇拜是鬼魂崇拜的一种形式,实质就是崇拜祖先的鬼魂,不过这种鬼魂与崇拜者之间有血缘关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