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寺院组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寺院组织

分类:【传统文化】

历史上政治制度的不同,使西双版纳、德宏两个地区的佛寺在组织系统上也各具特色。西双版纳的佛寺组织十分严密,与当地的政治组织相平行。以此推断它大概是1386年明朝在景洪设置宣慰史司之后逐渐形成的,全版纳最大、地位最尊的佛寺“瓦革”就设在宣慰司署所在的宣慰街。这座佛寺的方丈尊号称作“松迪阿戛摩尼”,是西双版纳佛教的最高领袖。在“瓦革”的右边有佛寺“瓦专董”,左边有佛寺“瓦扎捧”,这两座佛寺的职责是辅助“瓦革”统辖西双版纳所有的佛寺。宣慰史司之下的各勐土司所在地设有各勐地位最高的佛寺,勐下各陇设中心佛寺,并在中心佛寺及其上级佛寺中设“布萨堂”,即戒坛。中心佛寺的方丈负责组织所辖各村寨佛寺的重大宗教活动。

西双版纳称十几岁的出家僧人为帕。过了二十岁的僧人如不还俗,通过方丈的考试,受过比丘戒,就升为“都吐”(长老),当了方丈的长老叫“吐必笼”。方丈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对佛教经典有了很高的造诣,称得上道高学博且年过三十,便可晋升为“祜巴”(都统长老),迁往高级佛寺。作了祜巴的僧人要严格守戒,不得还俗。因此,在西双版纳,祜巴级以上的僧侣是很少的。祜巴之上还有五个僧价:沙密(沙门统长老)、僧伽罗贽(僧王)、帕召祜(阐教长老)、松迪(僧正长老)、松迪阿伽摩尼(大僧正长老)。自祜巴级开始晋升十分严格,最高的两级在整个西双版纳地区只分别授予傣族和布朗族各一个。

德宏地区历史上一直分立着大小不同、各有政权、各据境域的众多土司。每个土司都在自己境内选一个长老,授予他统治全司辖区内僧人的权力,因而德宏地区没能形成西双版纳那么严密的寺院组织系统。

德宏地区称二十岁以下的僧人为召尚。看过经书较多、遵守戒律、年过二十不还俗的僧人可升为召们。精通佛经教义,严格守戒,热爱佛教事业的召们可升为召几,最高一级为长老,各派称呼不同:左抵、多列两派称为“撒拉驮”;摆庄派喊作“过铁”;耿润则叫“万早”。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