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将作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将作监分类:【传统文化】 官署名。北齐置将作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称将作监。掌土木营建。置将作监、将作少监为正副长官。唐沿置。高宗时一度更名为缮监。武后又改称营缮监。宋初,将作监不掌土木,而掌祠祀供省牲牌、镇石、柱香、盥手、焚版币诸事。设判监事1员,以朝官以上充任。元丰改制,始正职掌,复隋唐旧制,设监、少监等官。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并归工部。 官署名。秦有将作少府,掌治宫室。汉景帝中元六年 (前144) 更名将作大匠。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 (57) 省,章帝建初元年 (76) 又置,掌修造宗庙、路寝、宫室、陵园等土木工程。梁改为大匠卿。北齐有将作寺,以大匠掌营造之事,下设丞、功曹、主簿、录事等。隋初因北齐制,将作寺大匠统左右校署令丞,各有监作。开皇二十年(600) 改寺为监,以大匠为大监,另置副监。炀帝大业三年 (607) 以后或为大监、少监,或为大匠、少匠、或大令、少令。统左右校署、甄官署。唐将作监在高宗龙朔二年 (662) 至咸亨元年 (670) 改名缮工监,武则天光宅元年 (684) 至中宗神龙元年(705) 改名营缮监。长官历称将作令、将作大匠、将作大监,次官历称将作少令、将作少匠、将作少监。总左校、右校、中校、甄官署及百工、就谷、库谷、斜谷、太阴、伊阳诸监。左校署掌木器制作营构,右校掌版筑、瓦泥等,中校掌供舟车、兵杖、厩牧、杂作器用,甄官署掌供琢石陶土。诸署有令、丞、监作。百工等监掌采伐木材,有监、副监及丞。将作监营缮分内、外作。凡外作,大事则听制敕,小事则须省符; 内作则总于宦官。五代因之。北宋初,土木缮修事皆属三司修造案,将作监唯掌祠祀供应,有刺监事1人,以他官充任。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置将作监、少监为长贰。南宋建炎三年 (1129)并归工部,后仍置监、少监。 别称“缮监”。官署名。秦汉有将作少府,将作监之名始于隋开皇二十年(600)。北宋沿置,初无实职,熙宁四年(1071),以嘉庆院为将作监,始振职事。南宋建炎三年(1129)并归工部,绍兴三年(1133)复置。北宋前期,工匠之政归隶三司修造案,本监止掌祭祀供省牲牌、镇衣、香、盥手用具、焚版币等杂事。熙宁四年后,将作监专领在京修造事。元丰五年(1182)行新制,罢三司,举凡土木工匠板筑造作之政令、城壁宫室桥梁街道舟车营造之事,总归本监掌管。南宋中、后期,营造事由临安府与京畿转运司分管,本监职事较少,为储备人才之地。其编制,北宋前期设判将作监事1人。元丰新制,置将作监监、少监、丞、主簿。南宋绍兴三年,复置丞1员;十年,复置主簿1员;十一年,复置监、少监各1员。所隶官司十:修内司,东西八作司,竹木务,事材场,麦场,窑务,丹粉所,作坊物料库第三界,退材场,帘箔场。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