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尊卑有序的家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尊卑有序的家族分类:【中国民俗】 满族虽然以个体小家庭居多,但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仍然为风俗所崇尚。在大家庭中,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嫡庶有等,尊卑井然,礼节相当严格。 父系家长在家庭中掌握内外大权,全家人皆听其支使,所谓“家有百口,主事一人”。晚辈人对长上必须恭敬,不能稍有怠慢。若子犯父母,孙犯祖父母,媳犯翁姑,孙媳犯翁姑,但有不顺,男女皆重责。满族女子的社会地位和男子差不多一样,骑马射猎,甚至参加征战厮杀。入关后,由于受汉族“三从四德”封建礼教影响,媳妇在家庭中的地位较为低下。但满族姑娘在家庭中的地位则是相当高的。《清稗类钞?风俗类》载:“族俗重小姑。族俗,家庭之间,礼节最繁重,而未字之小姑,其尊亚于姑,安居会食,翁姑上坐,小姑侧坐。媳妇则侍于旁,进盘匚也奉栉惟谨,如仆媪焉。”父母兄嫂都对她们表示器重尊敬,称之为姑奶奶。而嫂子、弟媳妇怕小姑、大姑比怕公婆还厉害,伺候稍有不周,会挨一烟袋锅子(满族喜用烟袋抽烟)。未出嫁的姑娘受束缚较少,常着男装,模仿男人举止言行,并且有拜把子的习惯。结拜者按年龄顺序称为大爷、二爷、三爷……团结互助,荣辱与共。昔时满族富贵人家男子俗尚多妻,故妻有嫡、庶之分。子女亦有嫡出、庶出之别,嫡尊而庶卑,至于妾的地位则更是低下,清初有的还被当做殉葬品。 家教与家规满族家庭十分重视家风。家族风俗亦称“门风”,即是一个家庭内部的传统风习,是全家人习以为常的共同生活样式。门风的好坏,不仅影响一个家庭的声誉,而且直接关系到家庭的稳固。满洲人家的长辈特别重视对儿孙们的言传身教,教以如何做人的道理,传以谋生治家的手段,是为家教;并根据社会习俗制定一些管束家人的规约,由长辈随时训诫,令之遵守,是为家规;通过循循的教导,严格的管束,形成良好的家风。满族人家重视德教。忠诚、正直、勤劳、善良、重亲、爱友等一向是满族世代祖传的美德。 满族谱单(王明霞摄) 族约、家法每个家族中,往往家大人多,亲疏不等,志趣、需求各异,如各行其是,各谋其利,势必造成家庭纠纷。因此满族人家都制定家庭经济生活章法,对家人穿衣吃饭、日用品的费用、娶妻生子、姑娘出嫁、老人供养、亲属往来等都有明确规定,即所谓族约、家法。 家谱同汉族一样,满族亦有修辑家谱的习俗。族谱又称谱书、家谱、宗谱、家牒,是一种记录家族世系源流、家族成员重要事迹、家族兴衰变迁过程的谱表或文字。绝大多数满族人家都有族谱。立谱的目的是加强血统关系,巩固血亲集团的凝聚力,以维护家族乃至政权统治秩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