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尊德性道问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尊德性道问学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理学用语。尊崇所谓天赋的善性和通过学习来培养善性。源于《礼记?中庸》的“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宋代理学家发挥了这一思想,并把“尊德性”、“道问学”看成是两种不同的治学和道德修养方法。南宋朱熹认为“尊德性”是指诚敬存心的道德修养,“道问学”是指格物致知的道德学习,强调二者不可偏废,但较多地注意“道问学”。陆九渊则注重“尊德性”,认为要“先立乎其大者”,“既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强调首先要“存心”,一旦发明了“本心”,就“自昭明德”,自然明理了。“尊德性”与“道问学”成为朱陆两派在方法论上的重要争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