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儿衣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小儿衣服分类:【中国民俗】 稍具特色者有下列几种: (1)兜肚。亦称“搂肚肚”。一般都用一块正方形红布,裁剪掉一角成半圆形,两边角缝带,挂在小儿脖颈上。横着的两角也缝带子系结于后背。兜面上缝缀或刺绣花卉图案,可做内衣穿。夏日天热时,赤条条小儿只穿一件兜肚,或满炕爬滚,或咿呀学语,十分可爱。 (2)罩衣。俗称“罩罩”。类似小袄,前后相反,后背设带相系,便于换洗。 (3)饭单。俗称“牌牌”。用一块长方形布,上部裁剪一块半圆形口,用带子系于脖后。中间缝带系于腰后。吃饭时带上防止污染衣服,饭后即取下洗晒晾干。 (4)围嘴。俗称“涎水牌牌”。有的做成圆形,有的做成花瓣形,有的做成云彩形,有的做成老虎、狮子形,系在脖颈上,可转动,既可防止涎水污染衣服,更可保护小儿下巴,防止被涎水淹破。缝制围嘴极尽妇女的巧思,她们将爱子之情通过一针一线,缝绣其间,似乎它的美观性和寓意性已大大超过了它的实用性,成为高超的民间手工艺品,耐人欣赏。 儿童连腿衣裤 (马书歧 摄) 小儿兜肚 (池 卫 摄) (5)斗篷。无袖无扣,披在肩上,用带系于颈下,以遮风避寒。一种是带帽斗篷,帽檐上缝有白绒绒的兔皮毛;一种是有高领斗篷,领上绣有花卉虫鸟;还有一种既无帽亦无领。小儿长到四五岁后,就不再穿用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