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刀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小刀会分类:【中国民俗】 福建小刀会最初出现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的闽南漳浦、云霄等地,此年,因漳浦县令朱以诚被杀而暴露。此后闽南的小刀会仍秘密发展,不断壮大。清咸丰三年(1853年),以同安人黄德美、黄位为首的小刀会聚众起义反抗清政府,先后攻占了厦门、漳州、同安、海澄等地,各地民众纷纷响应。他们张贴布告,抨击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号召人民群众起来推翻满清王朝,此次起义最终因清政府的残酷镇压而告失败。小刀会内部组织比较严密,纪律严明,其后期反抗清政府的政治主张明确。从清乾隆七年至咸丰三年,小刀会在闽南及台湾等地存在了100多年,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台湾的小刀会是一种民间的自卫组织。百姓结拜小刀会,旨在对付军纪败坏的兵丁。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彰化县大墩街民林达因卖槟榔,被营兵强买殴辱,于是邀同林六等18人结会,相约遇有营兵欺侮时,各带小刀帮助,民间称他们为“十八王爷小刀会”。之后林阿骞等人为抵制营兵,又各结小刀会。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七月,彰化县民杨振文与兵丁郑高相殴,郑高负伤后回营房取枪报复,误伤贩卖水果的街民林水。同年九月,林水纠邀孙番等人结拜小刀会。翌年十一月,兵丁吴成与小刀会首领林文韬互殴,仇恨日深,后将林文韬剜瞎右眼。彰化兵丁凌辱民众,放枪伤人,强买强卖,居民畏其强暴,相约结拜小刀 会,以图自力救济,抵抗兵丁。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五月,台湾凤山县境内郑光彩等54人歃血结拜小刀会,后郑光彩等人被捕获后,俱依新例,拟斩立决。 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