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尚书省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尚书省

分类:【传统文化】

官署名。秦代少府遣吏4人于殿中掌文书,称为尚书。西汉成帝时设尚书员。东汉设尚书台,或称中台,为皇帝机要秘书处,其长官为尚书令,副手为尚书仆射。魏晋时设中书省,主发号施令,尚书台权力遂减。南北朝时代,称尚书省,分曹治事,为中央执行政务总机构。隋文帝开皇元年(581)设尚书省,与门下、内史(隋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二省合称三省,同秉国政。其长官称尚书令,副职为左右仆射。下统6部,分管政务。6部长官称尚书,与左右仆射合称“八座”。唐代基本承袭隋制。唐太宗曾任尚书令,此职不复置,左右仆射实为该省之长,仍辖6部。宋代尚书省机构与唐代基本一致,但尚书令从不委任,其余各官仅为官阶称号,不司本职。神宗改革官制,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正宰相;又以尚书左右丞为副宰相;与尚书省本身职事不再相关。元代尚书省废置无常。明代6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废尚书省,各部尚书之权始重。清承明制。

官署名。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中枢机关,三省之一。汉武帝为加强皇权,令尚书台与闻国政,下设五曹;东汉光武帝更由其总理政务,“事归台阁”,成了事实上的全国最高行政管理机关。但终两汉之世,尚书台仍属少府。曹魏时尚书台乃最后脱离少府机构,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正式政务中枢。南朝刘宋时始有尚书省之称。南梁和北齐正式称省,置尚书令、左右仆射各一人,又置吏、祠、度支、左户、都官、五兵六曹。至隋,尚书省成为执政的宰相机构之一,主要职责为指挥执行各项政策,并正式将六曹改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由尚书省负责领导。隋尚书省长官虽仍是尚书令,但因文帝杨坚治国“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贞观政要?政体篇》),所以开皇年间中央政府从未委任过尚书令,而左右仆射就成为尚书省事实上的长官。唐因太宗即位前曾居此职,遂不再复设,而以左右仆射为首长。唐尚书省及其长官的名称曾屡次变更,高宗时先称中台,后称南台,长官称左右匡政。武周时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其首长称文昌左右相。玄宗时复称尚书省,然长官称左右丞相。又因其官署地处皇城,在太极殿之南,故尚书省亦称“南省”。唐初,尚书省为中央政府的最高执行机关,负责施行由中书起草、门下审核,最后经皇帝批准颁布的各项诏令。但至唐睿宗景云年间,尚书省地位下降,仅为中央的政务执行机关,不复有相府地位,其长官如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号,即不再为宰相之任。宋代前期统治者通过“分化事权”、“官与职殊”以加强皇权,虽仍保留尚书省之置,但仅存其名,并无实权,“尚书令不预朝政”(《宋史?职官志一》)。尚书省实际处于废弛瘫痪状态。神宗元丰改制后,尚书省左右仆射复为宰相,且例兼中书省及门下省长官,从而侵夺了中书、门下二省之权,“三省之政合乎一”。至此,隋唐以来的三省制实际上已寿终正寝。金实行一省制,以尚书省为相府,尚书令总领纲纪,左右仆射为尚书省实际长官,行宰相之职。元尚书省三置三废,基本上是中书省一省制。明各部均直接对皇帝负责,遂不设尚书省。清制亦然。

官署名。原秦,西汉少府属官有尚书,令丞掌通章奏。汉武帝时政事不专任丞相府、御史大夫府,尚书因主管文书,纳奏出令,地位渐为重要。东汉光武以后,置尚书台,有令、仆射各1人,尚书6人,分主六曹。属官有左右丞、尚书郎和令史等尚书台成为中枢机构,或称中台,或称台阁。虽文隶少府,实际是独立机构。曹魏时正式脱离少府。令、仆射,尚书皆三品,与九卿同,置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五曹。西晋武帝太康(280―289) 以后置吏部殿中、五兵、屯田曹、度支、左民六曹。尚书令、左右仆射为长贰。南朝尚书机构分置上,下省,尚书上省即尚书省办事机构,称“都坐”,仍留在禁中附近,移出宫城的尚书诸曹称尚书下省,还称尚书省。两省之间以阁道相连,可随时保持联系。北朝也分上、下省置。隋唐以后,尚书省为全国最高政务机构。尚书令常缺,以左仆射为长官,与门下省、内史省并称三省,共掌军国大政,三省长官并为宰相。以都省为总官署,又称都司、都台、都堂,职在纠正省内诸司,监督百官,检核诸司文案阙史。除令、什外、品官有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都事、主事。下设吏,户 (民)、礼、兵、刑 (都官)、工六部,各置尚书、侍郎为长贰,六部分领二十四司,各设郎中,员外郎。高宗龙朔二年 (662) 至咸亨元年(670)改称中台,武则天光宅元年 (684) 改称文昌台,次年改称都台,长安三年 (703) 又改中台,至中宗神龙元年 (705) 复为尚书省。中唐以后,尚书省职权大为削弱,诸司成为闲曹。北宋初虽仍置省,仅以此寄禄秩,别充差遣,形同虚设,以诸司三品以上官或学士为判省事,掌定谥、封赠及六部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仍复其职,以左右仆射为宰相,兼领中书、门下省事。南宋乾道八年 (1172) 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省左右丞。辽太祖初年,尚书省并非独立机构,只设汉儿司,以韩知古总知汉儿司事。太宗置枢密院,尚书省由枢密院兼行,后亦仿宋制。金尚书省为政务总枢,有“政府”之称。正隆元年 (1156) 罢中书,门下省,与枢密院分掌政务、军事。尚书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皆为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则为执政,地位至尊。六部各设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下不设司。元初与中书省并置,设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政等官,后废置无常。至武宗至大四年 (1311) 以后正式并入中书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3: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