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尚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尚同

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子的政治主张。《墨子?尚同下》:“尚同为政之本而治之要也。”尚,崇尚,有解为上;同,统一或同一。尚同,这里指崇尚社会思想和是非的统一。墨子认为,在古代没有刑政之时,“天下之人异义”(《墨子?尚同中》),由于一人有一人的看法,结果不同看法之间就会相互排斥,“是以人是其义,而非人之义,故相交非也”(同上),这样就造成社会混乱,争斗不止。因此,墨子提出天下应有同一的是非标准,主张“一同天下之义”,“一同其国之义”(同上)。具体作法就是“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墨子?尚同上》),然后建立从天子到诸侯、将军、里长、乡长、百姓的层层统治系统,下一级必须以上一级的是非标准为自己的是非标准,“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同上)。从而达到上下思想认识的一致、是非标准的一致。这样就能实现国富民强,天下大治。所以墨子强调:“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请将欲富其国家,众其人民,治其刑政,定其社稷,当若尚同之不可不察,此之本也。”(《墨子?尚同中》)墨子还提出,天子的是非标准又上同于“天”,“总天下之义,以尚同于天”,如果不尚同于天,则会受到天的惩罚。墨子的“尚同”主张是思想上的君主专制主义,对于实现封建大一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思想上的专制主张在后来显现出压制思想自由的消极作用。墨子的这一思想对商鞅、韩非的政治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战国初期墨子的一种政治主张。《墨子?尚同》阐述了这一主张。“尚”通“上”,“同”指层层统一于天子的理想政治。墨子主张“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再分别选立诸侯、将军、大夫、里长、乡长等,建立严格的等级统治秩序。在这种理想的贤人制度下,“上之所是,亦必是之;上之所非,亦必非之,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之治也。”墨子的“尚同”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政治上的软弱性,他们希望出现一个统一安定的社会,但只能把这种希望寄托在最高统治者身上,寄托在上天身上。

战国初期政治家、思想家墨子的政治主张。“尚”即崇尚,“同”即同一或统一。墨子认为在古代还没有政治组织时,每人都有自己的“是非”标准,意见不一,天下混乱,后人“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长,是故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尚同上》)而产生国家。主张选择“贤良圣知辨慧之人”为天子,天子再选择“三公、诸侯、国君”等,层层统治,以“一同天下之义”,即使全社会统一服从于最高统治者的思想和意志。这样,就能“谋事得,举事成,入守固,出诛服”。“尚同”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对统一、安定的社会局面的渴望,认为最高统治者应有“贤者”担任,实质是在“尚同”的前提下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主义国家,在当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