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尚未确定语支的民族语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尚未确定语支的民族语言

分类:【地域文化】

我国境内的诸民族语言中还有京族、朝鲜族语言语系系属尚未确定。此外系属汉藏语系的白语、土家语、嘎卓语、门巴、珞巴语等语支系属问题也还尚未确定。对尚未确定语支民族语言里,云贵高原就占三种,即白语、土家语、嘎卓语。这是云贵高原地区与其它地区有别的另一种语言现象。在这种语言现象的深层里反映了这几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的变迁非同一般。这几个民族的语支系属问题困扰了我国语言学家们多年,成了语言学界的一大悬案。作为专门探讨、介绍云贵高原文化现象的著作,在这里有必要对白语、嘎卓语等一些重要语言特征逐一作简略描述,以期让广大读者从云贵高原上特殊的语言背后来体察云贵高原的文化实质。从字里行间中让广大读者寻找学者们尚未作出的答案。

1.白语

白族主要聚居在滇西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以白语为主要交际工具。其语言受汉语影响较大。

关于白语的系属,认识很不一致。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属彝语支;另一是认为白语在藏缅语族内应设立一个新语支,称白语支。认识分歧的原因是,白语既有彝语支的一些特点,也有许多不同于彝语支的特点。

白语的语音方面主要特点是:①塞音、塞擦音声母除碧江方言有清浊对立外,一般无清浊对立。②声母系统比较简单,只有单辅音声母,无复辅音声母。除碧江方言有35个声母外,剑川方言和大理方言只有20―23个声母。碧江方言有舌尖后音和小舌音。③有鼻化元音韵母、复合元音韵母,但没有带鼻音的韵尾。④有松紧元音对立。在同一词上,紧元音的调值比松元音略高。⑤声调有五个。高平55、中平33、高升35、低降31、中降42,其中高升调只出现在松元音上,中降调只出现在紧元音上。

白语的语音特点,有的与彝语支相同,如元音分松紧,没有带鼻音尾韵母等。也有不同于彝语支的,如有复合元音韵母等。但在语音对应关系上,白语和彝语支语言之间缺少比较严整的对应规律。比如松紧元音的对应,彝语支语言之间大体是松对松,紧对紧,少数松对紧的有条件可说明。白语虽然也有松紧元音对立,但与彝语支的松紧元音无严整的对应,似无共同来源。

白语的量词比较发达。个别量词中有些兼表事物的形状。如kα

33

“个(高大的)”,

i

55

“个(瘦弱的)”t

u

55

“个(细高的)”、te

33

“个(矮小的)”。有一些量词用被修饰的名词充当。如:ts

31

ts

31

。“一棵树”、p

33

p

33

“一个水潭”、k

55

k

55

“一条江”。量词可以重叠,重叠后在句子中做补语。动词可以通过加前加成分、后加成分和重叠等手段表示某些语法意义。如前加ka

33

表示动作时间是短暂的或动作是试探性的;前加s

55

表示动作行为是相互的;单音节动词重叠,再后加kα

33

33

,表示动作行为“匆忙、潦草”等。人称代词有数、格的语法范畴。数分单、复两数,格分不定格和领格,只有单数有格的变化。

白语一般是谓语在宾语之前,但在某些条件下宾语放在谓语的前面。如人称代词或表示人的名词做宾语,宾语后带助词时,宾语可以提前。疑问句和否定句,宾语一般在前。这是白语不同于其它藏缅语的一个重要特点。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句子成份的次序是主语――谓语――宾语。名词、形容词修饰名词时,位于中心词之前。表示性别的名词、量词或数量词词组修饰名词时,位于中心词之后。状语在中心词之前,补语在中心词之后。

2.嘎卓语

嘎卓语是云南蒙古族使用的一种藏缅语族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通海县河西一带。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原先使用蒙古语,由蒙古草原南迁云南高原定居七百多年来,由于社会、历史的种种原因,他们早已转用了彝语,并在后来的独立发展中逐渐形成一种有别于彝语的语言――嘎卓语。嘎卓语的系属问题,大部分学者主张归属藏缅语族的彝语支,但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

嘎卓语的声母有24个,除半元音W外,都是单辅音,即:p、ph、m、f、v、t、th、n、l、ts、tsh、s、z、t

、t

h、

、j、k、kh、

、x、

、w。韵母共有17个。其中单元音韵母8个,复合元音韵母9个,没有带辅音尾韵母,元音不分松紧和长短,即:l、i、ε、a、o、v、

、iε、ia、io、oi、oε、oγ、oa、ao、iao。其中iao、oi、oε、io多出现在汉语借词中。声调共有8个:高平55、次高平44、中平33、高升35、中升24、降升323、高降53、低降31。其中44调只出现在少数词上,低降调的韵母多带后喉塞音-

嘎卓语的量词很丰富。名词、动词表量时都要加量词。名量词大致可分为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度量衡量词几类。个别量词同名词结合时,兼表名词的类别、性状。名词后面大多可加起补充作用的量词,量词起表示名词的类别、性状、数量的作用。人称代词只有单数和多数,无双数,多数无包括式和排除式之分。

形容词重叠再加助词ni

33

表示程度加深。例如:niε

24

“小”-niε

24

niε

24

ni

33

“小小的”,m

24

“高”-m

24

m

24

ni

33

“高高的”。形容词重叠还表疑问。例如:na

24

na

24

“好吗”。动词重叠亦表疑问。双音节动词重叠后一音节;如果带助动词,则重叠助动词。例如:tsa

31

tsa

31

“吃吗”,na

35

(听)t

a

31

(见)t

a

31

“听见吗”。动词无人称、数的范畴,但有态的范畴。态分自动态与使动态,其语法形式有屈折式和分析式两种。屈折式是残存形式,只保留在少数词上,主要是声调交替。也有个别是送气不送气交替。例如:to

323

“喝”-to

33

“使喝”,t

o

55

“害怕”-t

o

35

“使害怕”。

在词汇方面,嘎卓语的名词以双音节、三音节为主,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则以单音节为主。借词以汉语借词为主,分布于各个词类中。有全借和半借两种。

学者们曾把嗄卓语与其它民族语作过系统的比较,认为嘎卓语与彝语支比较接近,特别是同通海附近的彝语更为接近。有专家曾拿靠近新蒙乡的里山彝语同嘎卓语进行比较,发现二者虽有一定的差异,但主要特点相同,并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如声母的清浊,里山彝语和嘎卓语的对应关系大致是:在擦音上,清擦音同清擦音对应,浊擦音同浊擦音对应。在塞擦音上,由于嘎卓语无浊音,所以清浊两类都与清音对应。在词的来源方面,里山彝语同嘎卓语之间也有较大的一致性。在比较的1,124个常用词中,同源词有469个,占总数的41.7%。同源词大多是一些基本词汇。在语法上,二者也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如表施受关系的句子,嘎卓语表受动的宾语可以前置,只需加上表施事的助词,而里山彝语的宾语不能前置,其施受关系只由语序表示,不加助词,等等。

嘎卓语虽还保留许多与彝语相同的特点。但也有一些差异,考虑到语言上的不同特点,并参考云南蒙古族在族别上不属彝族,因而把它看成一种独立的语言,但是这种语言的系属问题学者们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