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居丧之礼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居丧之礼

分类:【中国民俗】

(1)孝饭。大殓后次日黎明供盥洗用具,早餐(米饭、鸡肉、米粉之类)、香纸等。约一炷香后烧银纸。傍晚前数刻供晚膳(仪式如供早餐)。如此一直到满七或百日才结束。之后改为初一、十五早晚各拜一次,到过年才不再供。

(2)守灵。从始丧到出殡之前,子孙须在灵帏守灵,夜间则在柩旁铺席而眠,俗称“?棺脚”。除为了缅思养育之恩外,主要是为了恐因休克而误认死亡,忽然复生,故守灵要听声。守灵人还可向来吊者致谢。

(3)作七。即居丧期间,每七天祭祀亡灵一次。“头七”由孤哀子办理,“二七”媳妇,“三七”出嫁女儿,“四七”侄女们,“五七”出嫁孙女,“六七”出嫁侄孙女们,“七七”又称“满七”,由孤哀子办理,以示有始有终,功德圆满。逢奇数之日为大七,偶数为小七。客家人以“四七”为女儿七,与闽南人以“三七”为女儿七不同。作七的供品为果品、红圆、发?(象征子孙团圆兴旺)、面头山(又称“子孙山”、“女儿山”)。

(4)准备孝杖。孝杖又称“哭丧棒”。孤哀子因丧亲悲痛,跪地久而须凭之以挟身,也凭之而立跪。父丧之孝杖,用竹,寓有节经四时不变之意。母丧之孝杖,用苦苓或梧桐,谓母十月怀胎、三年哺乳,恩义如山。孤哀子之孝杖,红布上绑麻布,长一尺半至二尺。长孙之孝杖,红布上绑苎布,长度如前。

(5)丧服。指居丧者于居丧期间穿用的制服。按照亲疏和尊卑长幼之别,丧服有五种:①斩衰三年。斩衰,衣用粗麻布制成,左右下边均不缝。这是五服中最重的孝服,是儿子为父母,承重孙为祖父母所服的丧服。②齐衰一年。衣用粗麻布制成,左右下边缝齐。为次于斩衰的丧服。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子女等所为之服。③大功九月。大功之服用熟麻布制成。较齐衰稍细,是次于齐衰的丧服。为堂兄弟、孙儿、出嫁姑母(姐妹、侄女)、媳妇(侄媳)等所为之服。④小功五月。小功之衣用较细熟麻布制成,仅次于大功之服。为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从兄弟、堂侄、侄孙、孙媳及未出嫁之姑祖母(姑母、堂姐妹、堂侄女、侄孙女)等所为之服。⑤缌麻三日。缌麻之衣用疏织细麻布制成,此为五服中最轻之孝服。为曾伯叔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从侄、堂侄孙等所为之服。

除丧服之外,还有臂志和发志。父母之丧,儿子及长孙须戴于衣袖上,父逝戴于左,母逝戴于右。长孙臂志用麻布再加一块苎布制成。发志为女性所用。媳妇与未嫁女儿以一小块麻布用发夹夹在头发上,出嫁女儿、孙媳妇与孙女则用苎布。男逝戴于左,女逝戴于右。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