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居家事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居家事祖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社会封建家礼规定的祖孙间的礼仪规则。在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里,祖辈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在家族中最有权威,最受尊敬。《礼记?大传》:“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封建家礼正是根据这一原则制定祖孙之间的礼仪规则的。据宋司马光的《涑水家仪》、《郑氏家范》等书的记载,祖孙之间的礼仪有:每天天亮前孙辈(包括媳妇)必须早起,洗漱束发之后,衣着整齐地一起到祖辈的住处请安。祖辈起床后,诸孙与媳妇摆上早餐,然后退下。善食时,诸孙与媳妇先请示祖辈喜欢什么,供上祖辈喜欢的食物,等祖辈动筷之后,自己才能退下就食。晚上孙辈必须将祖辈安置好,才能回到自己的寝室。平常经常服侍在祖辈身边,容貌须恭敬,办事须谨慎,说话须柔和。祖辈出入行走,诸孙须恭敬扶持。不能在祖辈面前擤鼻涕,吐唾沫,高声喧闹呼叫。祖辈不让坐,不敢坐,不让退下,不敢擅自离开。坐着时,恰逢祖辈经过,须起身。对于非直系的祖辈,如同在一家或一村居住,应经常去拜谒,若两天不见,见后拜两拜;五天以上不见,则拜四拜;冬至、正旦(正月初一)两天,往贺,六拜:朔望(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四拜。如祖辈命减之,则从命。孙辈对祖辈的呵斥,不论是非曲直,只能俯首默听,不能辩解。祖辈对孙辈要爱护、仁慈,孙辈有过,祖辈应反复劝诫诱导,使其归正。在财产、赠物时对诸孙也一视同仁。 家庭礼节。《礼记?大传》:“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服丧小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主要指孙辈对祖辈,早七问好,晚上请安,平时左右服侍。对非直系祖辈,若同在一家或一村居住,两天不见,见后拜两拜,5天以上不见,则拜4拜。冬至、春节两天往贺,6拜;朔望4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