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属国都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属国都尉分类:【地域文化】 官名。西汉置。 《汉书?百官公卿表》云:“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率,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都尉。”属国都尉即守在边疆典属国之行政长官,负责管理属国的行政事务。西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在西北边郡设置了五个属国,安置管理归附于汉的匈奴族,沿其旧俗,置匈奴官号,设置都尉官员统治主宰。除掌管民政、军事,还负责戍卫边疆。秩比二千石,属官有丞、侯、千人等。初期隶属于典属国,后典属国省并大鸿胪,遂直隶于中央,与诸郡守略同。宣帝以后,属国或增置,或废罢,兼安置羌族。东汉西北、东北、西南等边疆地区皆置,多从诸郡中分置以安置降附、内属匈奴、胡、羌等少数民族,属官又或设长史、主薄等员。三国蜀亦设置,后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