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背遗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山背遗址分类:【传统文化】 在修水县上奉乡山背村。1961年,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分布在山背村周围2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40多处古文化遗址进行试掘。以跑马岭、杨家坪两处遗址下层出土的大量文物来看,是一种以有段石锛和红砂陶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存。出土的遗物和遗迹,主要集中在跑马岭遗址堆积之中。遗迹有属于地面建筑的、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的套间房基。房基保存较好,遗有大小形状不一的砂岩质柱础石13块。柱洞间距不等,稍低于居住面而落于生土之上。东西墙基有一段保存较好,系用红砂土羼入稻秆和谷壳筑成,再经焙烧。房内有灶坑一个,储灰坑一个,地窖6个,以及排水沟等设施。各种遗物,绝大部分出土于房基之中。计有石器92件,陶工具和陶器92件。石器特点是磨制精细,体大身长,浑厚粗壮,别具一格。种类有石镞、石斧、石锛、石铲、石镰、石球等。而以大型厚重的长条形有段石锛、扁平长方形石斧和半月形带孔刀为代表。其中石锛居多,占全部出土石器的34.3%,除一件为常形石锛外,其余都是所谓高级型的有段锛,器形都是长方形,一般下段比上段较长。陶器以夹砂红陶为多,器类多三足器和圈足器,也有少数圜底器和小凹底器。三脚器中以罐形鼎为主。鼎腿则以侧扁式为多。的特点是直细长颈,稍捏扁带流,而且无腹,应是大汶口文化陶的一种变态。圈足器中的杯形豆更独具一格,在江南其它地方尚未发现。这些丰富多姿的陶器有机地组成了山背遗址特有的器物群。此外,在少数器物上开始拍印有几何形图案花纹。如方格纹、编织纹、圆圈纹等。山背遗址的原始居民早已定居下来从事着艰苦的原始农耕。从房基的草拌泥中发现有稻秆和谷壳痕迹来看,说明水稻是当时的主要农作物。根据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以山背下层为代表的这类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存是古代分布在鄱阳湖以西的赣江下游地区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原始文化。其时代距今五千年左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