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岁时禁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岁时禁忌

分类:【中国民俗】

炒七不炒八。在腊月办年货期间,荆楚一带炒黄豆、蚕豆、花生及米泡,谓“炒腊锅”。炒腊锅有“炒七不炒八”之俗,其意是说炒腊锅可在腊月二十七日或其他任意一天,却不能在腊月二十八日,其理由是“炒”与“吵”、“八”与“发”谐音,俗谓“和气生财”,如在腊月二十八日炒腊锅,就会导致平日里经常“吵嘴”,而影响发财。在天门,每逢春腊,有做“炒米”的传统习惯,也有“炒七不炒八”之说,因为这天老鼠嫁姑娘,俗谓你若吵(谐“炒”音)它一天,它便吵你一年,让你一年四季都不得安逸。

春节。二十七到二十九,不炒瓜子、花生等,谚云:“七不炒(吵),八不闹,九的炒哒逗强盗。”亦有专在二十九炒粮食者,谓“炸虼蚤”。

腊月三十前要将水缸挑满,正月初一至初三不挑水,谓“龙王团年”,不得惊动。腊月三十扫地从大门外向着家中“香火”扫,免财气外流;是日不吃面以防“背疙瘩子”(背时),团年饭碗数多于家人数为吉,意年年有余。

春节忌煮生。大年三十吃团年饭时,主妇做的饭要起码够吃到正月初五的,当要吃饭时,只需将熟饭再炒或蒸一下就可。春节忌煮生,以为熟则利,生则逆,过年时用生米、生面一类的五谷杂粮做熟了吃,就意味着全年不顺。

忌用汤淘饭,旧时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吃团年饭,饭桌上必定有汤,用汤勺喝汤可以,却不能用汤淘饭吃。“淘”与“逃”、“讨”谐音,“淘饭”意为“逃饭”、“讨饭”,不吉利。还有一种迷信说法:大年三十吃饭泡汤,来年出门会淋雨。

年节禁语。过年过节,忌说鬼、魂、杀、死、祸、伤等不吉利的字眼。若有些字避不开,则以他言代之。如蒜与“散”谐音,称“作料”;“火熄了”称“火圆了”;“汤圆”在方言中有“泡汤”之意,因而用“元宝”代之;“泼了”称“发了”等。小孩若犯忌,家长立即以“童言无忌”等语化解。忌熄火、借火,每逢大年三十,家中必以树蔸、木炭、煤炭生火,越旺越好,而且要通宵不灭,意味着“今年有火,来年火旺,年年相传”,否则将大不顺。正月初一至初三禁借火与他人,以为于主家有害。此外,过年还有许多禁忌:如“过年要说有,说有年年有”;“过年莫借钱,借钱穷一年”;“过年莫借物,借物要丢福”;“过年莫扫地,扫地煞财气”;“过年锅莫铲,铲了断‘香烟’”(绝后);“过年莫挨灶,碰了灶神三天闹”,等等。

春节放鞭炮,拟声词要念成“叭叭叭”,以求“发发发”,而忌念成“砰砰砰”,因“砰”与“崩”谐音,有崩塌熄火之嫌。放鞭时若声音清脆响亮,即心满意足;若鞭点燃后不响,或者“叭叭”声断断续续,甚至中途熄火,被视为不吉。放鞭留下的鞭屑堆得越多越好,且一般都要保留一定的时间,春节期间的鞭屑最好留到正月十五后,至少要留到正月初三后清除,否则就会认为当年将无财可“发”,即使有“财”也留不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