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岩穴葬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岩穴葬

分类:【地域文化】

古代仡佬族人逝世后,多置棺于洞穴之内,棺底两端垫以石头,不封土。也有将棺埋于洞穴的。少数于绝壁上凿方形洞穴,置棺于中。黔北仡佬族地区有不少岩框,当地称“岩搭”,是仡佬人停置棺柩的处所,不封土,实为岩穴葬。关于岩穴葬的记载较多,《思南府志?拾遗志》载, “府南四十里许,有家亲殿,古仡佬奉先处也,在一大岩穴中,岩高百余丈,下临大河,行舟者往往遥见之。其规制如今之床然。上下依岩,不施蔽盖,雨日亦不及之。”《嘉靖贵州图经》载,“贵州前卫花仡佬死者葬于山洞。”《广西通志》载: “仡佬来自黔中,棺而不瘗,置岩穴间,高者绝地千尺。”在贵州境内仡佬族居住的地方,已发现的岩穴葬较多,石阡县发现了30余处,正安县发现234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发现184具。

仡佬族古老的葬式之一。仡佬族地区多数为喀斯特地质,天然洞穴多,古仡佬族人多置棺于洞穴之内,棺底两端垫以石头,无封土。也有凿为方形洞穴,置棺其中,故称“岩穴葬”。贵州黔北地区有不少岩框(当地称岩矸),也成为仡佬族人停置棺木的处所。此类岩穴葬,在贵州尚存450余处。印证了仡佬族“殓尸有棺而葬,置崖穴间,高者绝地千尺或临大河,不施蔽盖,以木主若圭,罗树其侧,号曰‘家亲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