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岭南学人在学术思想领域的成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岭南学人在学术思想领域的成就

分类:【地域文化】

中原文化源源不断地输入岭南,改造了岭南原来落后的文化,为岭南思想文化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在这个基础上,孕育出岭南自己的学术思想家。

扬孚的《异物志》。东汉番禺人扬孚所撰的《异物志》是岭南第一部学术著作,也是我国第一部地区性的异物志,为后人提供了汉代岭南植物学、动物学和矿物学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该书写成于公元2世纪,又有《南裔异物志》、《交觐(州)异物志》等名,可惜宋代佚失。后清代南海县人曾剑根据《齐民要求》、《初学记》、《太平御览》等书中的内容,辑录成两卷本的《异物志》、流传至今。在书中,扬孚把岭南物产分列条目,用草、本、虫、鱼、鸟、兽来概括整个动植物界的种类,在体例上开了这类著作的先河,对后人的影响很大。在岭南学术文化发展中,扬孚属于开创性的学者。

王范的《交广春秋》。晋代南海郡人王范所写的《交广春秋》是岭南第一部地方志书。王范看到同代人司马彪所著的《九州春秋》缺少记载岭南事,就下决心写一部关于岭南地方史的著作。《广东新语?文语》载:“有南海王范,商罗典故,为交广春秋,史称其事瞻词密。谓交广之有纪载自范始。”《交广春秋》于公元287年上送晋廷,受到好评。原书现已失传,但其中部分内容为《水经注》等书所引用而流传下来。

禅宗六祖惠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开创的禅宗南派,奠定了岭南佛教在佛教史上的地位。惠(慧)能(636―713),俗姓卢,先祖为河北范阳人,其父曾在范阳做官,后因罪贬职,流放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最后落籍岭南。惠能三岁丧父,少年时家境清贫,不识字,靠打柴为生。一天背柴到集市,听见有人诵《金刚经》,有所感悟,于是北上蕲州黄梅县(今属湖北)东山寺拜五祖弘忍学佛。后由于所作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与《金刚经》义完全吻合,表达了彻底的空无观点,受到禅宗五祖的赏识,因而战胜了上座弟子神秀,得授《金刚经》及初祖达摩所传木棉架裟,回到岭南。惠能禅学的最大特点是顿悟,故又称“顿教”。惠能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人性本觉,故人皆能成佛。惠能主张废止坐禅,认为坐禅不但不能悟道,反为禅法的清规戒律所拘束,结果不能成佛。对于怎样顿悟成佛,惠能提出无念、无相、无住的“自性真空”论,认为心若空虚,就可以排除烦恼,从而成佛。但也不要执着于烦恼,执着于成佛,如果执着,就不是空虚了。无念、无相、无住是惠能立教的宗旨。惠能一切皆空的思想和净心、顿悟的教旨,抛弃了六朝以来的天竺佛法,创立了含有玄学特色的佛教教派。其对宋明理学,特别是其中的心学影响极大,唐代以后成为中国佛教主流,惠能死后,他的弟子整理其言论,得《坛经》一卷。后禅宗传入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影响远播海外。

余靖的《海潮图序》。余靖(1000―1064),字安道,号武溪,韶州曲江人。欧阳修《余襄公神道碑》载:“自少博学强记,至于历代史记、杂家、小说、阴阳、律历,外暨浮屠、老子之书,无所不通。”其著述被后人编成《武溪集》20卷。《武溪集》中有一篇研究潮汐的文章《海潮图序》,是他长期在东海和南海亲自观测并博览古籍中有关潮汐的记录,反复对比和总结得到的科学成果。其篇幅不过千字左右,但影响很大,其后常为广东志书所引用。对于海水周期性的升降运动的成因,古人由于缺少科学的研究,历来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余靖决心弄清这一问题。由于其具有较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又亲自对东海、南海的潮汐作过一番调查,因而在《海潮图序》中,对潮汐的成因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见解。他认为潮汐的成因在月而不在日,“潮之涨退,海水增减,盖月之所临则水往从之”,“月临卯酉,则水涨乎其西;月临子午,则潮平乎南北,彼竭此盈,往来不绝,皆系于月不系于日。”这一结论与现有的科学认识大体是一致的。他还指出,潮汐涨退每日都推迟“三刻有奇”,“太阳西没之期常缓于日三刻有奇,海潮之日缓其期率亦如是”,所以一个月内会减少潮汐各一次。他又指出,一月之内大潮在朔望(初一、十五)之后,小潮在上下弦(初八九、廿二三)之后出现,一年之内“潮之极涨常在春秋之中”。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很难得的。尽管《海潮图序》中也有一些观点是不正确的,但仍为古代一篇难得的海洋学论著,所以历代治潮者皆奉为标准。

丘?的经济思想。丘?(1420―1495),字仲深,号琼台,琼山县人。早年饱读诗书,兴趣很广,“凡天下户口、边举、兵马、盐铁之事,无不究诸心意。”丘?1454年中进士,先后参与编修《寰宇通志》、《明英宗实录》、《明宪宗实录》等。他一生著述很多,《大学衍文补》一书集中反映了他的经济思想,明孝宗读后批示:“该书考据精详,论述详博,有补于政治。”全书分正朝廷、因邦本、制图用等12个部分,共160卷,数百万言。丘?的经济思想涉及生产、赋税、财政、货币等方面,他很强调财政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地位,认为财政的收入和支出,关系到“一国之贫富,民之休戚,兵之强弱,世之治乱”,是“人君治世”,“大臣经国”的首要问题,主张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来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他也主张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丘?提出由国家来保护富人的财产私有权,同时也使穷人能够活下去,“使富者安其富,贫者不至于贫,各安其分,各止其所。”丘?还研究了货币的起源,“日中为市,使民交易,以通其有无。以物易物,物不常有,故有货币之设焉。”并较早提出劳动决定价值的论点。丘?还对历代货币制度作过认真的考察,主张推行以银为基础,钱钞并用的三币制,这在中国货币学说史上是一个创见。丘?的经济思想给后人留下了很深的影响。

陈献章的哲学思想。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村人,世人多称他为陈白沙或白沙子。著有《白沙子全集》10卷,陈献章开创了明儒心学的先河,是明中叶一位有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上承周、程和朱熹,下启王阳明,在明代思想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陈献章27岁时,曾到江西抚州拜吴与弼为师。回到新会后,他筑了个养春台,静坐涵养,“自我不出户,岁星今十周”,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他认为,世界上除了天地人之外,还有一个“道”,主张“道”生“气”,“道超形气元无一”,“道”是至大的东西,“以天地视道,则道为天地之本。以道观天地,则天地者,太仓之一粟,沧海之一勺耳。”在他看来,“道”是先天地万物而存在的客观精神,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源。陈献章既认为“道”是客观存在的,又认为人是能够得“道”的,且人得“道”后,就可以进入与天地相始终而不受任何事物干扰的境界,成为宇宙的主宰。而人要得“道”,又全在乎“心”的作用,不能只讲“形交于物”,而要“致虚立本”。这样,本来“道心分立”的传统看法,在他那里得到了“道心合一”。陈献章的思想受到程朱理学和陆象山心学的影响,也受到佛教禅学的影响,虽然他偏处岭南,却能够在吸收上述诸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哲学结构。他开拓的学风,虽然后人有不同的评价,但他较早地打破程朱理学的垄断,却是难能可贵的。《明史?儒林传》说,“学术之分,则自陈献章、王守仁始”。

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屈大均(1630―1696),字翁山,号菜圃。屈大均一生著书几十种,其中《广东新语》28卷,是研究明末清初广东经济史、思想史的重要文献。屈大均在该书的自序中说:“吾于《广东通志》,略其旧而新是详,故曰‘新语’。”在《广东新语》中,屈大均本着详新略旧的原则,补广东旧志书《交广春秋》、《岭南异物志》的不足,因而资料丰富翔实,涉及广泛。书中分天、地、山、水、事、学、文、诗、虫、木、香、草……等类,合计869篇,凡广东的天文地理、山川、名胜、乡土风俗、鸟兽虫鱼、物产矿藏、农事工艺、文史著述、书画艺术、社会风习乃至对外贸易等,无所不载,内容之详可称为广东地方的博物志。

上述学术思想家的成就反映出岭南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文化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已能通过吸取中原的文化精髓,创造出具有岭南特色的本地文化成果。如果说由于中原与岭南多方面的文化沟通,使岭南在学术思想上逐渐向中原文化靠拢的话,那么,随着岭南与海外联系的日益频繁,岭南学术思想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气象,并进而奠定了岭南在中国学术思想文化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