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岭南学术文化的地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岭南学术文化的地位分类:【地域文化】 岭南学术文化在近代以前,基本上是默默无闻的,虽然在这一时期,岭南也出现过一些杰出的学术思想家,有的甚至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但总的看,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灿烂的学术文化相比,岭南学术文化的成果是微不足道的,其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也十分有限。而后来岭南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在中国学术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在一段时期里成为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先导,则完全是近代以来100多年的事。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岭南以其面向海洋的独特的地理位置,既最早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最早、最深地受西方列强的侵凌,同时又最早、最快地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为中国接受外来文化的第一个门户,从而在思想文化方面事事得西方风气之先,日渐觉醒。 岭南人在与外国人的对抗与接触中,先是学到了西方的科技知识,继而学到了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产生了一批又一批企图引进西方文明改造中国的“先进的中国人”,包括最早的留学生、最早的西医、最早的新闻报刊、最早的科技人员、最早的资产阶级改革家和革命家等,在文化发展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由于对外开放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缘故,岭南学术文化的面貌迅速改观,在全国的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语,呈现出后来居上的发展趋势,并孕育出一大批在学术、政治、思想界居领导地位的先锋人物,如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这些先锋人物的学术政治思想形成于岭南,又以岭南为出发点影响于全国,使几千年来无多大变化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发生了大变革。这一点奠定了岭南近代学术文化的地位,也是岭南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